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的、和变态反应相关的小血管炎。这个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皮肤出血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蛋白尿、血尿等肾脏受损症状。发病率约为10/10万~20/10万,患儿的长期预后取决于是否累及肾脏及肾脏的损伤程度,大约20%~80%的患儿可累及肾脏,约1%的患儿会发展为肾衰竭。 过敏性紫癜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2-8岁的儿童是本病的好发人群。秋、冬、春三季是过敏性紫癜的高发季节,如果发现异常请及时就医。 过敏性紫癜就是过敏吗? 过敏性紫癜虽然名字中包括“过敏”,但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过敏反应,它本质上是一种血管炎。引起过敏性紫癜,除了过敏的因素外,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各种感染也会引起这个疾病,其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并无传染性。 过敏性紫癜有哪些类型? 1.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紫癜型)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局限于四肢,以下肢及臀部多见,躯干极少累及。 2.腹型过敏性紫癜 腹型过敏性紫癜因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受累,病人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及便血等症状。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可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腹部症状与紫癜多同时发生,偶可发生于紫癜之前。 3.关节型过敏性紫癜 除皮肤紫癜外,因关节部位血管受累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表现。多发生于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呈游走性、反复性发作,经数日痊愈,不遗留关节畸形,多发生在紫癜之后。 4.肾型过敏性紫癜 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2-4周,亦可延迟出现。多数病人能完全恢复,少数病例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慢性肾炎和肾功能不全。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如何饮食? 1.患儿发病期间应立即停止使用可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鱼、虾、海鲜等,避免接触过敏原。 2.腹痛较重者应进食流质,消化道有明显出血者应禁食。 3.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忌油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