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记者走进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江口村,萍水河静谧流淌,廊桥诗意横卧,山坡上的成群白房子格外醒目,昔日“空壳村”变身“网红村”;走进湘东区下埠镇胡家村,一条条乡间道路宽阔平坦,白墙黛瓦,花香扑鼻,风景旖旎如诗如画,一派美丽田园风光…… 乡村展新颜,处处皆风景。近年来,萍乡市湘东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施“大组长”制,将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会长、网格长、志愿服务队队长“五长合一”,合并为一个大组长,有效破解农村基层治理人员冗余、职责交叉重叠、运转不够顺畅等问题,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 萍乡市湘东镇江口村 ![]() 江口村草花基地 ![]() 江口村零799艺术区 ![]() 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郑周赟摄) ![]() 湘东区下埠镇胡家村新屋里组网格党小组驿站 ![]() “大组长”赖仕清在走访村民 构建党群共治格局激发乡村治理强大动力 初冬时节,漫步于湘东镇江口村,彩色墙绘、文艺标语等扮靓农村,特色集市、酒馆书屋和户外帐篷等更添韵味,一幅产业兴旺、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该村将原来的10个村小组、10个网格组,整合为2个党支部、5个大组,形成党群共治格局,有效激发了全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前,碰到好事很多人来管,碰到不好的事没人管;如今,通过‘组上一肩挑’,有效避免了‘旁观者效应’,确保‘大组长’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江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文群快言快语。 近年来,江口村党总支在“大组长制”的带动下,通过“村集体+村民”融资模式,筹资280万元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凭村级公共资产入股,村民以户为单位认购资产股、现金股,经营江口农旅研学、餐饮娱乐、文创特产、农业种养等领域业务,形成了产业发展、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崭新局面。 在三石竹艺中心,10余名村民正娴熟地为保温杯编织细竹丝“杯套”。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保温杯杯体成本为100余元,编织一个杯套需要两三天,经过一系列工艺后市场售价可达650元,“以前我在外务工,过年时看到家乡发展得这么好,就留下来了,现在每月工资也有5000余元,我很满足。” “在‘大组长’的引领示范带动下,江口村产业旺起来了,民心聚起来了,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实现了从5万元到近50万元的‘翻倍式’增长,今年预计突破100万元,带动全村4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杨文群高兴地说。 近年来,湘东区在网格化的基础上,推行治理单元模块化,以500户为一片、100户为一网格、10户设立一邻(党员中心户),实现服务无缝隙、全覆盖。湘东区还在网格层级推行“五长合一”,让党员成为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实现治理力量的集成化。 湘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汤夏林告诉记者,“大组长制”破解了基层权小、人杂、事多的难题,强化了党小组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举激发了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湘东区基层骨干队伍中党员人数占比超70%,有力提升了党员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中的战斗力,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迸发出强大动力。 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防止村级“微腐败” 走进湘东区下埠镇胡家村新屋里组网格党小组驿站,只见几十本村民组级财务台账、“五长合一”相关台账、党小组长选举结果批复等材料有序摆放,村民可随时翻阅查看,村民对“小微权力”监督更实更有效。 下埠镇地处湘东工业园区域,产业发展较好,有些村组公共资金达七八十万元。面对如此大的资金量,如何进行权力有效监管,成为一道必答题。 “几年前,下埠镇某村村民小组长突然去世,施工方上门讨要拖欠的工程款,却被告知账上没钱,其家属称自家也为集体垫进去不少钱。由于组级没有公账,这成了一笔难以厘清的糊涂账。”湘东区下埠镇党委书记高瑛告诉记者。 为改变现状,在“大组长制”实施伊始,下埠镇便迅速摸清辖区十个组的“家底”,采取“组财村监管”模式,在村级账户下开设组级专户,规范四级报账程序,加强村级小组财务监督,组级账目情况须定期向村民公示。“通过这种方式,使‘大组长’的权力得到有效约束,即便是‘小微权力’也摊在阳光下‘晾晒’,让‘大组长’依规办事,群众心里有底,也让村委各项工作开展更有底气。”高瑛说。 下埠镇胡家村村民赖仕清曾是土旺冲村小组的村民小组长,一心想做事的他曾被村民举报有经济问题,在严格调查了一段时间后,不仅被还以清白,后来还以高票当选为第八网格小组“大组长”。“一季度申报一批账目,财务公开透明,‘大组长制’管理及考核都更加规范了,对我们‘大组长’而言也是一种保护,这样我就更有干劲为群众做实事了。” 湘东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波说,在“大组长”制推行过程中,该区先后探索出台了《村民小组资产联合管理办法》《湘东区大组长考核管理办法》《湘东区“党员联户制”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对“大组长”的权责予以明确,规范组级资产村组联合监管程序,把游离于村账之外的资金、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从源头上防止村级“微腐败”。 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湘东区结合“大组长”连心入户大走访行动,动员全区214名“大组长”带领联户党员积极开展大走访行动,重点做好群众需求摸排、慰问关爱、政策宣传、学习宣教等工作,以解决群众诉求的“小切口”体现为民办实事的“大作为”,累计收集群众急难愁盼诉求620余件,办结98%以上。 “推行‘大组长制’,有效解决了目前农村基层治理人员冗余、职责交叉重叠、运转不够顺畅等现实问题,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提供了破题的新思路。”湘东区委书记何超表示。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朱正、郑周赟文/图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由受访单位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