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央广网 总网首页大图推荐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百姓剧目唱起来 红色文化添色彩编前语: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南昌正式启动。本次主题宣传活动从24日持续至28日,采访团一行人走进南昌、萍乡、吉安、赣州四地,深入挖掘江西红色资源。央广网江西频道特别策划推出《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系列报道,围绕“红色精神”“红色传承”“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主题,解读江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央广网萍乡12月1日消息(记者刘培俊)1927年,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张家湾村,一盏红灯彻夜长明,穿透漫漫长夜。在一栋木结构的小楼里,灯光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吹响了秋收起义的冲锋号。这盏红灯,为当时神州陆沉的中国照亮了前途。这盏红灯,跨越时空,照亮乡村振兴奋进路,红色基因散发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96年后,当年的情形被编成历史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并搬上百姓大舞台。 历史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张家湾的红灯照呀么照四方哎,萍水河上哎闪银光。毛委员又来安源山,领导咱穷人求解放……”11月25日,在安源区安源镇“红色名村”张家湾村的初心舞台上,一群表演者热情洋溢地演绎着历史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奋斗精神”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的成员们认真拍摄视频,记录下这一出安源区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红色剧目。 文艺演出好戏连台,获得群众喜爱(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我们团里都是一群志趣相投的老年文艺爱好者,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安源人,对安源这片红色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退休后不忘发挥余热,既充实了晚年生活,又实现了自我价值。”安源星火艺术团副团长何萍告诉记者。 历史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近年来,随着安源区红色旅游“热”起来,张家湾村依托自身红色资源及周边红色景点,不断发掘本地如“张家湾的红灯”等特色文化,将本地乡村特色和“红色名村”建设主线紧密结合,形成红色产业链。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安源星火艺术团的成员们创作出了很多跟安源有关的经典文艺作品,比如情景剧《张家湾的红灯》、萍乡渔鼓《毛主席去安源》等。 表演现场(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他们用一个个文艺节目将党的百年风雨历程娓娓道来,仿若历史重现,让群众如临其境,重温峥嵘岁月,为安源红色文化添姿加彩,深得群众喜爱。 优美的舞姿、极具特色的舞蹈编排获得现场观众的喜爱(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如今艺术团有150余人,平均年龄达到了58岁,年龄最大的已有68岁。近年来,艺术团为群众免费演出百余场,深受百姓喜爱。 表演现场(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表演现场(央广网记者刘培俊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