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而引起的。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迄今,尚无可以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缺乏有效预防感染艾滋病的疫苗。一旦感染艾滋病,需要终身规律服药。 感染艾滋病后的症状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最为常见。 无症状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在此期间,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但不易引起重视。 艾滋病期:这是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次数大余3次/天;体重下降,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记忆力减退;头痛;精神淡漠,性格改变;癫痫及痴呆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器械、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 但像咳嗽、打喷嚏、谈话、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同住、共用一个浴池、坐便器等一般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方法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自救的黄金72小时 如果进行了危险行为,应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并在24小时内服用艾滋病阻断药物,如果超过72小时后服用就会失去作用。 各地疾控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获得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各地县级以上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大部分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可以提供检测服务。艾滋病可防可控不可怕,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关爱生命,知“艾”防“艾”,共抗艾滋,远离艾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