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增进民生福祉,12月8日,芦溪县源南乡党委委员李胜佺主持召开民生工作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有关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上,主要介绍了源南乡聚焦民生保障夯实高质量发展情况,并现场答记者提问。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特别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基层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源南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加快打造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源南样板’,建设幸福宜居清正家园”为目标,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今年推进群众就业方面做了什么? 乡工办、社保所走访工业园区企业,了解企业生产和用工需求情况,利用各村的电子显示屏发布企业招工信息,为企业纾困解难。利用广播、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举办两次“送政策、送岗位”宣传活动,共发放就业帮扶政策宣传单300余份,就业招聘信息1000余份。2月份成功举办了一期“芦溪县务工返乡人员进园区、入企业、看变化活动暨现场招聘会”。通过微信等形式发布招工信息200余条。今年1-10月我乡城镇新增就业21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86人,其中省内转移108人,省外转移78 人。 今年在民生实事方面做了什么?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完成了县道X100蔗棚至源南乡政府2.2公里道路提升改造,配合做好了县道X103渡堰至南溪2.8公里道路提升改造。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全乡各村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提高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对农村自建房开展安全排查,完成经营性自建房排查103户,其他自建房和非自建房7466户,完成率10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 11 口山塘进行了除险加固,完成350米水渠改造维修。完成辖区十个村12个新农村点建设,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与耕地恢复,整治抛荒田地380余亩,完成耕地恢复共计41.5亩,完成土地平整23.8亩。按时按量完成2600亩早稻及晚稻栽种任务,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种工作,种植油菜10500亩,杂粮700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18万余元。全力推进沪昆高速公路“四改八”扩建项目,完成征地283亩,迁坟1326座,149户447人失地农民的认定。 今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什么?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3年全乡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11户37人,占比69%,打造了石塘村“石里果乡·塘 上田源”乡村振兴示范点。始终筑牢“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底线,持续保持“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2023年发放春季教育帮扶补助资金总计166212.5元,雨露计划资金补助50人共计7.5万元。巩固基本医疗保障,我乡特殊人群917人已全部参保,其中脱贫人口455人、监测对象42人享受全额资助或定额资助。家庭医生应签尽签,慢性病群众履约不低于4次。全面摸排鉴定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房屋,均为A级或B级。脱贫户和监测户全部接通自来水,2023年集中供水点水质检测结果均为合格。 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成立源南乡乡村振兴人才联络服务站,集聚一批企业经营管理型人才和技能人才,打响了武功山脐橙、武功山搓菜、溪美滋山茶油等品牌,形成了“产业带人才、人才促产业”的良好局面。2023年集中投入400.4324万元新建9个共801KW的光伏电站,设置光伏管护公益性岗位17人。充分发挥小额信贷“造血”作用,协助脱贫人口办理小额信贷40户198万元。继续实施消费帮扶,加大产销对接力度,促进脱贫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今年以来开展帮扶产品集中售卖活动3次,助农直播销售2次。 做实就业帮扶举措,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稳就业、促增收。全乡共有脱贫劳动力504人(其中34人为在校学生),就业人数433人,就业率85.91%。全乡就业帮扶车间3个,共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5人。全乡雨露计划毕业生和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共7名,已就业6名。组织开展脱贫劳动力进园区送岗位活动,落实了脐橙种植、家禽养殖、电商等培训。有效支持了脱贫群众多渠道灵活就业。科学合理设置公益性岗位,帮助146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今年在维护安全稳定方面做了什么? 常态化开展森林防灭火、防溺水,严格落实高危行业企业驻厂监管责任制和日常巡查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排查整治,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共排查房屋、厂房2280栋,制作“打非治违”宣传展板2块,张贴“打非治违”宣传横幅36条,发放张贴“打非治违”宣传单、宣传海报4200份,联合乡派出所对2起非法生产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共计查获波波烟花26袋,纸箱装178件,药引1包及各类包装盒不等,切实筑牢了安全生产防线,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