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镇党委书记刘家水来到彭泉村和茶园村,督导扶贫、党建及灾后重建工作。 脱贫攻坚 刘家水首先来到彭泉村扶贫作战室,督导扶贫工作。恰逢镇扶贫办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扶贫台账动态管理巡查工作,刘家水询问他们彭泉村扶贫台账动态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听取了彭泉村两委汇报近期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刘家水随手拿起一本贫困户登记手册仔细查看。 对于扶贫信息台账动态管理工作,刘家水要求,一是帮扶记录填写务必详实。帮扶干部手册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填写,不能缺项漏项,其中最主要的走访记录必须一次一次清清楚楚,按照真实情况仔细填写;二是动态调整务必及时准确。像低保有政策变化,涉及到提档、发放金额改变等情况,在台账中的贫困户收入流水中要有体现;三是要丰富扶贫台账信息记录。不仅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时要留下记录,村两委也要将帮扶干部的走访记录,以图文形式记录在案,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使帮扶走访不再流于表面,提升帮扶的积极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党建工作 在村委大厅,刘家水查看了村务公开栏、两委班子分工表等布置情况,对进一步扎实做好村级党建工作,刘家水要求,党建信息宣传栏要将党务、村务分开设置,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村干部个人信息准确,图片清晰;要以党建为引领,总结工作经验,提炼工作要领,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做出具有本村特色的党建工作;要多向其他兄弟村借鉴先进经验,找差距、补不足、寻突破,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中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刘家水特别强调,今年的基层党建工作是省委、市委、区委着力狠抓的重点工作,村两委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引起高度重视,要深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把握自身特点,探索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方法,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听取彭泉村两委负责人汇报受灾情况 实地督导灾后重建工作 离开村部之后,刘家水在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实地走访了彭泉村几处受灾较为严重的地点,实地查看督导灾后重建工作。 ▲在受灾群众李树生家 ▲查看李树生家房屋受灾情况,图中所示为李树生家房前屋后的山体滑坡及被滑坡冲坏的厨房窗墙 ▲刘家水查看李树生鱼塘灾情 ▲山体滑坡导致泥土冲到了鱼塘中 李树生家房前屋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对房子墙体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而且洪水期间,李树生家的鱼塘被大水冲破,养的鱼损失惨重。了解到情况后,刘家水要求,要尽快组织挖机、人工帮助其清理泥土,并进一步排查安全隐患,让受灾群众住的安稳踏实。刘家水嘱咐李树生,要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自救方式,通过镇村各级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尽早将房屋修缮好。 ▲刘家水在泉江河查看河道两岸受灾情况,图中为被大水冲毁的堤岸 ▲彭泉村两委发现河道堤岸被大水破坏后,迅速组织挖机和施工人员,对河堤进行拓宽加固 看到彭泉村两委在河道受灾之后,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刘家水对此表示高度肯定。他指出,洪水来临时,河堤是第一道防线,务必要充分考虑到河堤的高度、宽度和结实程度,用心将这第一道防线牢固树立好。 ▲刘家水在王淑英家查看受灾情况 ▲彭泉村两委干部在现场帮助王淑英在房中树立一根支撑柱,固定墙体上有脱落风险的水泥横板 王淑英家中受灾情况较为严重,一面墙被冲倒,切屋后滑坡泥土堆积较多,不易清理。刘家水表示,要请专家来实地查看,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将泥土全部清运掉,将安全隐患排除,他要求村两委要持续保持关注,及时的帮助受灾群众。刘家水嘱咐王淑英,要经常到房前屋后查看,发现新的问题要及时和村两委汇报。 在查看过程中,刘家水发现王淑英家被滑坡冲坏的房间破损墙体上一块水泥横板有掉落风险,这时彭泉村两委干部立即上前,用砖头和支撑柱将水泥横板支撑固定,排除风险。在王淑英家发生灾情那天,也是村两委干部半夜12点多,来到王淑英家中,迅速把她转移安置到村部暂住。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刘家水对彭泉村两委的扎实工作表示赞赏。 ▲刘家水在温水根家查看受灾情况 在温水根家,刘家水强调,要根据受灾严重程度,群众能够开展自救的要积极开展自救,由于房屋都是屋后靠近山体,所以尽量往前屋的房间住,同时要注意自己巡查灾情,发现问题及时撤离,规避风险。 下午,冒着滂沱大雨,刘家水继续前往茶园村查看灾情,实地督导灾后重建工作。 ▲在王毛冲到楠木村的主干道查看受灾情况 ▲在大石组进贫困户廖音华家的进户路查看受灾情况 ▲在韩振林家中查看受灾情况 在韩振林家中,刘家水查看其受灾情况,并坐下和老人唠家常,了解老人的家庭生活情况,看到老人穿得暖、住得好、吃得饱,刘家水很高兴。对于老人家反映的老伴低保的问题,刘家水嘱咐村两委,核查清楚是否具备相关条件,尽快帮老人解决,让老人生活更有保障。 ▲在韩振鹏家中查看受灾情况 ▲韩振鹏家屋后山体滑坡极其严重,且山体倾斜角度大,泥土量多,如果发生滑坡,整个房屋都将被淹没,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刘家水强调,灾后重建工作,必须抢抓有利时机,利用良好的天气因素,邀请专家实地勘察,提出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科学施救;必须要充分发扬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灾后重建工作要冲在最前线;必须严谨对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所住地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群众,要不讲任何条件进行转移安置;必须时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上门通知、上门疏散、帮助转移、妥善安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