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栗县金山镇宝华工业社区是江西省首家仅仅服务工业园区企业和职工的社区。8名社区工作人员每月为152家企业、3万多名职工梳理“烦恼问题”,生成“烦恼指数”图后列单处理。虽然人数少,但8个人的实际工作成效说明,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要方法对头——“小马”也能拉“大车”。 近年来,上栗县抢抓“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向赣湘合作产业园倾斜,吸引了伍子醉、联锦成、佳禾电声等重点项目纷纷入驻,电子信息等产业形成集聚效应。然而,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带来了矛盾纠纷调解不够到位、便民利民服务不够全面等问题。面对企业和职工的诸多需求,该县于今年5月成立集社区管理、企业服务、人才服务、产城融合于一体的开放式工业社区服务机构——宝华工业社区,专门为152家企业和3万多名职工解决各类“烦恼问题”,走出了一条在工业集聚区开展优质社区服务的新路子。 (宝华工业社区) 将“烦恼问题”生成“烦恼指数”从生产到生活,从集体到个人,152家企业、3万多名职工有各种各样的“烦恼问题”。宝华工业社区只有区区8名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忙而不乱地服务好企业和职工呢?开展“周五夜诊”活动,梳理“烦恼问题”是关键一步。 每月第三个周五的晚上,宝华工业社区工作人员就会邀请上栗县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企业代表、职工代表等围坐一起,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意见。 “县里没有具备职业病诊断资质的机构,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需要自行前往市里,很不方便。” “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生产人员缺口比较大。” “公交车班次少,下班晚一点的话就没车回家了。” “上班没时间管娃,特别是寒暑假,孩子没处去,没法照料。” …… 将“周五夜诊”活动中企业和职工反映的“烦恼问题”进行梳理后,宝华工业社区通过统计分析方法,量化问题的类型和数量生成,按“轻重缓急”列单,生成了一张“烦恼指数”图。园区停车位设置不规范的烦恼占比15.6%,企业招工难、用工成本高的烦恼占比13.9%,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的烦恼占比5.5%……这些让企业和职工“头大”的烦恼,在“烦恼指数”图中一目了然。 有了“烦恼指数”图,就有了解决“烦恼问题”的方向。 针对“就医难”问题,联系医院安排车辆接送有需要的职工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请求金山镇卫生院增派骨干医生,在社区医务室24小时轮流值班。 针对“招工难”问题,联系上栗县劳动就业局设立就业服务岗常驻办公,为企业招工、劳动者求职提供精准服务。 针对“上下班通勤不便”问题,新增公交车路线,对接县数投公司在社区范围内投放约500辆共享单车。 针对“职工子女看护难”问题,设立24小时公益书吧,开展“职业体验亲子营”等亲子活动,开设中华刺绣、创意美术等公益趣味学堂,让职工与孩子们相伴快乐成长,同心建设“温暖共同体”。 …… 宝华工业社区还对企业和职工反映的问题实行“五必制”,即日必问、周必研、月必访、季必诊、年必评。同时承诺,当场能解决的,当场解决;当场不能解决的,24小时内协调落实,7日内解决或答复;上栗县“群众贴心人”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监督。截至11月底,社区通过“周五夜诊”活动,收集“烦恼问题”500余个,55项问题已办结45项。 “‘周五夜诊’活动为我们做好企业和职工服务工作提供了思路。社区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推出了职工服务、企业支持、公共治理等20类100项服务内容。我们将进一步发动企业和职工共同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不断降低企业和职工的‘烦恼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企业得实惠、职工获普惠、服务促长惠’的目标。”宝华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崔远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