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为一名73岁的胆总管梗阻患者实施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置入塑料支架开通胆道、解除梗阻,避免了传统开放性手术的风险与痛苦,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周大妈因腹痛、高热伴黄疸入院,CT、MRI及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胰管扩张。经消化内科医疗团队会诊后,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危重,危及生命。因患者年事较高,基础疾病较多,必须快速解除胆管梗阻,才能挽救老人生命,但传统手术又面临麻醉与手术并发症的极大风险。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给予置入塑料支架开通胆道、解除梗阻的治疗方案。ERCP 团队成功完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及胆道支架内引流。团队娴熟的操作、密切的配合为老人的治疗赢得了时间,仅仅1个小时的时间便顺利为老人解决了胆管梗阻问题。术后患者炎症指标、肝功能逐渐恢复,转危为安,身体恢复良好,现已顺利出院。 据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英介绍,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微创手术,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由于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成为当今胰胆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 从去年11月至今,市二医院消化内科应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相关诊疗,已顺利完成ERCP手术20余例,为广大胆、胰疾病患者带来了快速康复的福音。 相关知识链接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 通过ERCP可以在内镜下放置鼻胆引流管(ENBD)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行胆管支架引流术、 胆总管结石取石术等微创治疗。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MRCP因其无创、无X线照射、不需造影剂等优点己逐步取代诊断性ERCP,成为胰胆疾病首选的诊断方法,ERCP逐渐转向胰胆疾病的治疗。 ERCP在胰腺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是胆道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临床表现为胆绞痛、梗阻性黄疸、胆管炎或胆源性胰腺炎。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超过95%。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成功率大于90%,总的并发症的发生率5%,优于手术治疗。在选择性胆管插管失败时,可行预切开术。取出结石通常选择气囊或网篮,大结石或崁顿结石,取石较困难,可以选择机械碎石。取石不成功,应置入胆道支架或鼻胆引流管引流。 2.良恶性胆道狭窄 ERCP可用于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活检、刷检和超声内镜介导下穿刺均可提供组织学诊断,但总的敏感度不高于62%。ERCP也用于胆道良性梗阻、胆道先天性异常及手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包括肝移植后胆系并发症。对于胆管狭窄可行内镜下扩张及支架引流治疗。置入胆道支架可为良恶性胆道梗阻提供有效引流,其中金属支架畅通时间是塑料支架的2倍,而且成本效益比更好。金属支架适用于预期生存时间较长、无远处转移及塑料支架开通时间短的病人。胆道支架也有助于术后胆道狭窄及胆瘘的治疗。 3.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表现与胆道疾病或胰腺疾病类似。90%以上患者括约肌切开后疼痛消失。一些研究认为括约肌切开有益,但尚未得到公认,应进一步研究;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ERCP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应谨慎。 4.慢性胰腺炎 ERCP行胰管造影,对有症状的胰管结石、胰管狭窄和假性囊肿可行镜下治疗。胰管狭窄通过扩张和支架治疗可得到有效的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胰腺炎腹痛患者首选内镜治疗,只有内镜治疗无效或复发的病例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慢性胰腺炎患者崁顿的胰管结石可诱发腹痛和急性胰腺炎,因为胰管狭窄,胰管括约肌切开取石较困难,往往需要体外震波碎石后再尝试内镜下取石 。 5.胰瘘 胰管破裂或胰瘘多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及手术损伤造成。胰瘘可出现胰源性腹水、假性囊肿形成或二者同时存在。胰管支架已成为胰瘘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严重的胰管损伤可置入桥样支架以重建正常的胰管引流。 6.胰腺囊肿 ERCP可用于诊断治疗胰腺液体积聚,包括急性假性囊肿、慢性假性囊肿及胰腺坏死。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可经乳头治疗,不通者可经胃或十二指肠引流。EUS可用来穿刺前定位,以避开血管。与胰管相通的液体积聚包括胰尾部的囊肿,可由经乳头放置胰管支架。经胃或十二指肠假性囊肿引流,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技术熟练的医师成功率仍大于80%。假性囊肿引流的并发症包括胰腺炎、出血、穿孔及感染。 专家简介 陈诗华,消化内科业务主任,副主任医师,萍乡市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在湘雅一附院和南大一附院消化科进修学习。能熟练掌握消化系统疑难重症疾病抢救与治疗、如急性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治疗、对消化疾病内镜下治疗如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息肉切除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坐诊时间、诊室:每周四上午,门诊大楼320室 罗刚,消化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一线工作,擅长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等各类胃肠镜下治疗及消化病疑难病诊治。 坐诊时间、诊室:每周二、三上午,门诊大楼320室 刘英,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能熟练开展内镜相关诊疗技术,如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EMR、APC);内镜下止血;内镜下异物取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