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安源区切实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学懂弄通做实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服务民生、助力发展的能力水平。为确保全面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在冬季来临之际,安源区想方设法破解冬季供暖 “疑难杂症”,用心用情用力把集中供暖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暖心工程”,确保让群众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进入12月,安源迎来了降温,寒风凛冽,夹杂着雨雪吹得人脸颊生疼。走进白源街源壁村“暖心驿站”,未见其人,只听着有很多人在一间房里聊得热火朝天,再往里走,一股暖气扑面而来,原来是村民们聚在一起烤火。 “我们这个烤火的地方,这个月开始动工,不到一星期建好了,专门用来给我们冬天烧火取暖的,今年气温一降下来我们就用上了,真的是要感谢政府。”一位村民说,“是啊,像我们这些老人没事在这坐坐,也不用我一个人在家烧火取暖了,还能和大家一起聊天,热闹得很。”另一位村民附和道。连日来,白源街充分利用各村部闲置房屋,整合资源搭建 “暖心驿站”,驿站的建成,不仅为居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一线户外劳动者带来了便利。 每年的冬天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期,如何既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又能让“蓝天常在”?为此,安源区坚持“真”字当头,“实”字为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实际,探索出清洁供暖的新方式——“暖心驿站”,通过集中供暖,实现了既让老百姓温暖过冬,又让空气更清新的工作目标。 每天早上九点开始,凤凰街青坪村的村民不约而同聚到“暖心驿站”,大家有说有笑地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幸福、谈发展,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针对辖区居住分散的情况,凤凰街在青坪村刘先公祠附近,为村民打造一处面积达90平方米的“暖心驿站”,进一步拓展村级活动场所的服务功能。 “过去烧柴烧煤,家里灰尘挺大的,有时候还有浓烟、焦炭味,出去外面感觉空中有一层灰雾,很不舒服,现在好了。”说起“暖心驿站”,居住在凤凰街青坪村的村民的李先生喜上眉梢。“暖心驿站”开张以来承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为前来驿站歇脚的老年人提供集中供“暖”服务。这里不仅可以休闲娱乐、交流座谈,还有手机充电、茶水供应等服务,每天吸引了附近不少村民来这里休息、聊天。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推进集中取暖工作一头牵着居民家庭的“温度”,一头连着蓝天白云的“清洁度”,告别了传统的柴火、燃煤取暖,让居民享受到了 “民生温度”。进入冬季以来,安源区积极推进各地“暖心驿站”的选址、建设,目前,“暖心驿站”已遍布全区,驿站内设有取暖区、休闲区,站内水、电、暖、卫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还提供免费饮水、取暖休息、便民充电等暖便民设施,并有专人负责,“一站式”解决居民的需求,小小的房间汇聚了大大的温暖,让大家在温暖过冬的同时,也让我们头顶的天空更清澈、更湛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