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蔡,最近身体还好冒?有咋哩事叽,需要我帮忙个不?”“张书记来哩哦,快请坐。多谢挂念,身体恢复得还可以,就是人年纪来哩,做起事不利索哩” ……7月20日,是上栗县的“周六扶贫日”,在金山镇的新杨村,第一书记张建平一大早就来到村里,逐户上门走访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 现年37岁的张建平,是金山镇人民政府的一名机关干部。因工作需要,2018年11月被下派到金山镇新杨村担任“第一书记”,成为镇党委下派的17名“第一书记”中唯一的“女书记”。 “刚接到这一任命时,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首先最担心的是我一个女同志,能不能当好这个‘第一书记’。其次我两个小孩都需要照顾,虽然大的已经有15岁了,但小的才1岁多点。”张建平坦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坚决服从镇党委的决定,把孩子全部交给婆婆照料,以毫不亚于男同志的担当与干劲,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 贫困户蔡文武一家共有三人,老父亲有70多岁,自己和母亲都患有精神病,母亲还经常拿石头砸人。第一次登门走访,蔡文武一家的生活让张建平备受震撼:一栋老旧的土坯房四处漏水,屋内凌乱无比,桌子上唯一的一个菜碗里,就剩点杂菜。与蔡文武70多岁的老父亲聊天,呆滞的眼神、麻木的表情,处处透露出对生活的绝望。 “当时心里真难受哇,想到要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这家还叫家吗?”回到村里后,张建平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商议,面对房屋改造的资金缺口、两个病人无处安置的难题,张建平和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民政救助,并会同派出所同志将母子两送到医院治疗。随后,她又多次走访宗族理事人员和她母亲娘家人、帮扶干部和爱心人士,一起筹集资金。历时一年,昔日四处漏水的土坯房,变成了60平方米的砖瓦房,在搬家之日看到蔡文武父亲脸上久违的笑容,张建平倍感欣慰。 “扶贫需扶志,只有大家都有脱贫的意愿,我们的帮扶才能帮出成效。”为了让贫困户摆脱等靠要思想,激发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张建平一有时间就登门做工作,鼓励大家自立自强过上幸福生活。新杨贫困户蔡水生常年患病,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改善经济状况,张建平鼓励他妻子参加月嫂培训。现如今,在浙江务工的她,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蔡水生则在家养牛。夫妻俩的同心协力,家里建起了小别墅,生活也是蒸蒸日上。 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张建平和村“两委”干部多次进行讨论,分户精准施策。贫困户蔡树球的儿子蔡焕江有养猪经验,张建平就鼓励他参加养殖技术培训,以扩大养殖规模拉动增收;贫困户荣先多有劳动能力,但要照顾患病妻子不能外出务工,张建平帮他找了一份家政服务的工作,月收入也达1800元;贫困户江宗胜的妻子患有结核病,张建平帮他妻子办理了慢性病证件,争取了危房改造政策,新房竣工后还联系爱心人士帮他购置了家具,为了让江宗胜有稳定的收入,村“两委”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江宗胜担任村里的保洁员。心存感恩的他,用辛勤劳动把新杨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当选金山镇“最美脱贫人”。 “扶贫,既要帮户,更要帮村,只有村里富起来,扶贫工作才能算是有成效。”张建平介绍说,为了帮助村里发展产业,多渠道增收,她和新杨村的“两委”干部多方筹集资金,采取对莲池坞农田采取流转的方式,租用退出花炮企业土地30亩,栽种了果树黑李、黄桃、金梨、枇杷共计2500余棵,并启动了莲池坞“农家乐”的前期工作,以农户+投入+分红的模式成立种养合作社,带领贫困户参与种植养殖业,切实拉动贫困户增收。 “其实,我仅仅是全县众多扶贫干部中的一个。组织选择了我,我就要干出点名堂。能看到我的帮扶对象日子一天天变好,我就倍感欣慰。”谈及是什么让她能够竭尽全力地开展帮扶工作,张建平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