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二医院普外科、肾内科双科联合为一位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为尿毒症患者建立腹膜透析“生命线”,给萍乡市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带来了福音。 腹膜透析术前困难重重 双科联合解难题 45岁的文女士被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5期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即为人们常说的“尿毒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接诊后,肾内科的鄢思文医生为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充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他详细介绍了肾脏替代治疗的必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的优缺点。患者及家属综合考虑后,决定进行腹膜透析替代治疗。腹膜透析治疗前需行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由于文女士病情严重且特殊,市二医院肾内科、普外科、麻醉科专家进行会诊,在经过充分评估后,决定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经过充分准备,12月15日,文女士被推进了手术室,在普外科黎笑欢主任手术团队的精心操作下,在腹腔镜下准确的把腹膜透析置管放置于子宫直肠窝,透析管出入水顺畅,术中置管顺利,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腹膜透析管引流通畅,置管成功。患者现恢复良好,目前已在顺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腹腔镜法置管优点多 建立腹膜透析“生命线” 普外科黎笑欢主任介绍,传统的开放性外科手术法置管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如出现情绪紧张,血压难以控制,因为置管不是在直视下进行,如有腹腔粘连难以达到准确位置可能导致置管效果不满意情况,伤口存在愈合慢、出血、易感染等风险。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全程操作可视化,置管更加直观、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的患者特别适合。借助腹腔镜引导,拓宽了腹透置管的适应症,对部分粘连不太严重的患者可以在腔镜下行粘连松解术,合并疝气的患者可行腔镜下疝修补,为患者更加安全、舒适地建立腹膜透析“生命线”。 身患尿毒症 肾脏替代治疗刻不容缓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的替代治疗成为挽救尿毒症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而肾移植属于器官移植,技术困难,面临着器官短缺、免疫系统抑制等多种问题。所以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方案主要是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透析通路成为了每一位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的高渗腹膜透析液间的溶质浓度梯度差,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正常情况下,通过腹膜透析液不断更换,达到清除体内毒素及纠正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具有价格低廉、节省资源、操作简便、病人可在家自行透析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尿毒症的方法,给广大慢性肾衰竭患者带来便利。 普外科医护团队介绍 1 普外科是医院较早成立的科室,能熟练开展头、颈、胸、腹、四肢部位的常见手术。常规开展胆囊、阑尾、疝气、胃肠等外科微创手术,腔镜微创手术更利于精准化操作,减少患者创伤,出血量少,止血彻底,术后恢复快。同时科室还开展各式乳腺癌根治术、各式胃癌根治术、大肠癌根治术、各式结直肠癌根治术、肝胆系肿瘤根治术、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复杂疑难手术。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肺大泡切除术、纵膈肿瘤切除术、肺部损伤、食管癌手术以及胸部外伤治疗等手术。 肾内科医护团队介绍 肾内科是医院重点学科,经多年的建设,技术力量与水平得到长足发展。科室开展了动-静脉血管造瘘术、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植入、血液透析临时导管植入和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床旁血液滤过(CRRT)等诊疗技术。对肾脏常见疾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于肾脏疑难病例的诊治。诊治范围主要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多囊肾、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尤其擅长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血尿、蛋白尿、肾移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