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杨岐乡(垦殖场)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县委“五县建设”,锚定“五个杨岐”建设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接续发力,大力推进一批新农村建设、道路提升、集镇整治等民生建设项目,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提质。 活力杨岐 红色传承 为了传承好南源党支部的红色基因,增强党建向心力,促使组织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火车头”,杨岐乡(垦殖场)充分用好用活辖区内红色资源,建设了中共南源支部历史陈列馆,同时将微党课、主题党日活动搬到南源历史陈列馆,以集中学习、现场教学、专家授课、交流研讨、自学等形式,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革命艰辛,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杨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该馆投资近500万元,今年4月初完工并投入使用,场馆面积280平方米,是一个集党史教育、廉政教育、党员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专题培训班16次,接待培训人员500余人次,接待游客参观学习900余人次。 美丽杨岐 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杨岐乡(垦殖场)以“幸福上栗”为抓手,不断提升村庄品位,让优美的村庄环境和浓浓的乡愁记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最靓的幸福底色。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通过常态化推进村庄整治、卫生厕所、移风易俗、绿色殡改、垃圾分类等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石岭村为例,将“党建红”与“环境美”深度融合,聚焦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快推进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主干道提档升级,完善乡村路网建设。充分挖掘石岭村酒文化、农耕文化特色,打造村口地标,建设文化长廊,绘制文化墙。该乡(场)多点布局、突出特色,先后打造出了金鸡李家山、石岭王家里、清溪豆腐小镇等美丽乡村建设点,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片,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实现“一村一画、一路一景”。 生态杨岐 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杨岐乡(垦殖场)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全力绘制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秀美杨岐新画卷,完成早中晚稻种植共计1.3万余亩、杂粮种植6090亩,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土地撂荒312.48亩,恢复耕地200余亩,“非农化”“非粮化”整改率100%。整合资金推动农事服务中心建设,配备育秧中心、耕田、灌溉等设施设备,新建蔬菜培育大棚近2000平方米。 除了做强“种绿”农业文章外,根据辖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色,该乡(场)“两手抓”做好“护绿”文章。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为源。全面落实管护机制,严防森林火灾,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开展“禁三烧”常态化巡查。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清理松材线虫疫木700余株。严禁乱砍滥伐,保护好古树名木,保护好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禁止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和非法采集、采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完成油茶种植1779亩,超额完成造林绿化工作任务。 幸福杨岐 产业兴旺 在杨岐乡(垦殖场)金鸡村的迎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排排鸡笼整齐排列,一台自动喂料机正在投喂饲料,上万只羽毛丰满的育成鸡在进食。 在清溪村,大大小小的豆腐坊有10多家,长期以小作坊生产为主,经营较为分散,为打开百年清溪豆腐的新品牌,清溪村把小作坊连点成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广发展“清溪豆腐”产业,合力打造“清溪豆腐”品牌。甘海华作为村里第一家注册豆腐专业合作社的作坊主,也是豆腐生产大户,对未来更加充满了期盼…… 今年以来,该乡(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行发展模式,引导农民科学养殖,在壮大经营主体的同时,进一步将先进成熟的技术经验惠及群众,先后成功培植了金鸡蛋鸡、安子全黑山羊、杨岐柚子、关上竹笋、清溪豆腐等特色种养产业项目。 善治杨岐 回应民盼 为了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在杨岐乡(垦殖场)太坪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的老年食堂,一顿顿暖胃的热餐,温暖着一位又一位老人的心。有了老年食堂,太坪村的留守老人自己带菜过来,柴米油盐由村里负责,大家一起做饭吃饭,老人们都说这样吃得好、吃得香。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点今年在杨岐已实现全覆盖。这也是该乡(场)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力服务中心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该乡(场)通过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范发放各类政策资金1100余万元;狠抓集镇市容秩序整治,解决南源老街、清溪老街赶集堵、乱、脏问题,南源农贸市场正式投入使用;成功举办了“大地红之歌·百姓大舞台”、杨岐杯篮球赛事等活动;乡便民服务中心接待办事群众2000余人,“12345”热线平台办结率达100%;完成了集镇污水管网三期延伸工程建设;完成了关上、杨岐(卯田)等5个应急水厂建设,新装或修缮路灯400余盏……民生无小事,每一个项目的落地,都是对群众的热切回应。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杨岐,正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回应时代新课题,不断探索、提升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