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16:00—16:30 奔向高质量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大型全媒体直播 湘东专场 精彩开播 ▲湘东区委副书记、区长郑锐应邀做客直播间。整场直播活动通过访谈式讲述,全方位、深层次展现湘东在重塑工业辉煌路上的新成效。 ▲近6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了直播,并纷纷给湘东留言点赞。 风起“东”方 重塑辉煌 素有“赣西门户”“吴楚通衢”之称的湘东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势如破竹。2023年,湘东区积极践行市委“六个聚力”方法论,坚定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五个湘东”,不断巩固提升“湘来赣往、东成西就”独特优势,争当赣湘合作标兵,搏浪前行,加速迈进“双500亿时代”。 当发展翻开新的篇章,工业仍是湘东的立区之本。放眼湘东大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日新月异的产业平台、提速提效的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的落地转化,处处激发澎湃的发展动能,一幅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工笔画”徐徐展开...... ☆第一版块《砥砺奋斗 重塑辉煌》 2024 工业始终是湘东的“根”与“魂”。前有1954年萍乡钢铁厂落户湘东,拉开江西现代工业序幕,引发大批省市重点国有企业竞相入驻热潮。后有工业陶瓷和茶叶包装占领全国70%市场份额,缔造上世纪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北看苏南、南看萍乡、萍乡看湘东”的时代传奇。如今,走进新时代的湘东始终聚焦“重塑工业辉煌”的最强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目标,加快“3111”产业链建设,搭建“3+2+2”招商体系,外联内聚组织全国生态环保产业、新型陶瓷产业、创意包装高峰论坛及招商推介活动,新落户工业项目73个、总投资463亿元,其中46个已达产达效、升规纳统。 ????江西匠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综合治理80万吨锂尾渣项目 ????江西金彩来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建设年产30万吨的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项目 为进一步激发信心,在政策保障方面,先后出台招商引资、工业倍增和科技创新三个“政策十条”,每年拿出5000万元真金白银对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创新活动进行奖励促进。在载体建设方面,投资3.8亿元与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陶院、昆明理工、中国水稻研究所联合打造“五院五中心”科创平台,与区内32家企业开展44个项目合作,成功转化科研成果20项。在金融支持方面,协调推进融资贷款从每年120亿元增加到超过175亿元,年均增长始终保持33%以上,为科技型企业贷款贴息近亿元。在人才引进方面,每年拿出200万元实施“双千计划”,引进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118人。通过这一系列全方位、深层次的举措,湘东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5家,小巨人11家,两化融合企业5家,绿色工厂2家,金石三维入围省级“瞪羚企业”计划,R&D投入强度率先突破2%、持续领跑,县域创新能力评价稳居全省前八、全市第一。数字经济、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8.3%、16.7%和23%,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第二版块《厚植沃土 活力迸发》 为支持企业走出去, 湘东还精心打造了赣西国际港 让“湘东制造”踏上“全球路” 赣西国际港,是湘东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双循环”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策应市委、市政府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枢纽区的区域综合型港口,拥有三个铁路货运站、七条铁路专运线,已开行中亚、中欧跨境货物国际班列16趟,与5国15省32市全面联动,货物吞吐量3年增长6倍,一港十区总吞吐量已突破600万吨/年。不仅仅是湘东制造,萍乡制造、江西制造,乃至湖南制造,都通过赣西国际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底,湘东又与国内物流龙头京东物流集团强强联手,启动共建赣西国际港·京东公路港,“公铁联运、港产融合、物畅其流、货通天下”的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加速成形。 我们的特色 湘东区“工业大脑”平台是由湘东区自主研发,将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到工业产业服务中,通过数据集中管理、智能化处理,破除各职能部门壁垒,整合工业数据,形成统一的工业调度机制,构建智慧工业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区企业经济运行实时调度、企业需求准确掌握、惠企政策及时兑现、跨部门业务有机协同。通过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建模等技术手段,对企业实现精准画像,进一步摸清“家底”,为工业经济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该项目二期数字金融赋能功能正在持续完善。首批100亿元中国人民银行支农支小低息贷款将精准滴灌区内节能环保企业。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转化通道不断拓展,助力湘东成为全省首个科技金融落地示范县区。 风从“东”方来,“湘”当有实力! 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实干的新湘东 正以领跑者的姿态 发出“重塑工业辉煌”的最强音 让我们一起期待湘东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