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反复复生病,除了病毒、细菌影响之外,内热也是祸根之一。孩子脾胃娇嫩加上喂养不当,就容易出现积滞、内热的情况。 (内热的主要症状) 当孩子出现内热后,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少熬夜,要早睡 晚睡熬夜会伤津液,耗肝阴、肾阴,导致孩子阴虚火旺,这种火需要滋阴才能灭火。建议家长督促孩子每晚在三焦经当令的9点睡觉。 二、少生气,多欢喜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股无形的气机在运作,孩子如果经常郁闷、不开心,就容易导致气机不顺畅,气郁久了就容易生内热,所以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多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及时开导,尽量让孩子处于放松、自在的状态。 三、少宅家,多运动 运动可以强壮四肢,同时舒畅全身气机,可以把滞留在体内的郁热散去。平时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各类户外运动,疏肝解郁。 中医调理小妙招 一、食疗法 肝火大、脾气大的孩子,可以喝乌梅三豆饮(黄豆、黑豆、绿豆),乌梅三豆饮比较平和,宜养脾胃,清肝火,养阴生津。 内热多则伤阴,孩子日常饮食里可以适度增加养阴生津的食材,比如银耳、百合、莲藕、藕粉、柠檬、乌梅、桑葚、麦冬、梨子、无花果等。此外,每日饮食一定要有叶类、茎类蔬菜,这类蔬菜疏通肠道、散郁热的能力更强,会减少孩子积食内热。 二、中药口服调理 积食内热较重,可适当口服健脾药物治疗,可至中医儿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小儿推拿 吃的多,运动的少,导致身体淤堵,经常给孩子按摩推拿,可疏通身体气机。 1~3岁的孩子常用疏通穴位:揉板门、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按摩腹部。 按揉板门 清大肠 分推腹阴阳 摩腹 大孩子常用的疏通穴位:揉天枢穴、分推腹阴阳、推腹、按摩腹部(有扁桃体肿大、腺样体肥大,可以加合谷穴)。 揉天枢穴 分推腹阴阳 摩腹 按合谷穴 四、扶阳罐 扶阳罐是一种具有红外线热能、磁场、红光技术的疗法。温推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温灸肺腧、脾腧、关元、气海及足三里等穴,以健脾益气、扶正固本,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可以预防冬季感冒,特别是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浑身疼痛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助于缩短病程,促进疾病康复。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每周1次到2次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