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创卫活动的重要内容,安源区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倡导健康生活、爱护环境的文明风尚,持续加温助推创卫工作。 近日,漫步在安源城区,只见昔日放置在街面上的、居民小区里的分散垃圾桶,如今消失得无影无踪,已被统一规划的垃圾分类点位替代。放眼望去,整个街面、居民小区环境清爽多了。 “这个智能垃圾分类房美观又方便,一感应就自动打开了,还解决了臭味扰民的问题。”丹江街居民谈起自家小区发生的变化纷纷感慨道。去年以来,丹江街瞄准垃圾分类堵点,从分类源头出发,建立“社区-网格-微网格”三级治理体系,实现垃圾分类“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以网格合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末梢”落地,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447座生活垃圾分类亭,5座智能积分兑换亭,其中133座生活垃圾分类亭通过与第三方公司(玉禾田公司、玉城公司)签订垃圾分类实质性运行合同,按照“两定四分一督”的分类模式开展实质性运营,对全区的四分类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闭环管理,并加大运输环节监管力度,防止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和“跑、冒、滴、漏”,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全覆盖。 城市垃圾分类设施越来越智能,群众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热情也在不断增强。连日来,安源区组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单,告知居民垃圾分类的意义,指导居民进一步做好源头分类,定点投放。同时还开展了“环湖健步走 垃圾分类我先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等各项活动,引导居民自觉践行垃圾分类,逐步养成从垃圾“随手扔”到“随手分”的习惯。 近日,走进八一街吕家冲社区文化广场,这里正在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居民们用各自积攒的积分兑换成各种实用的小礼品,如洗衣(手)液、卫生纸、垃圾袋等。活动现场热闹不已,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参与。 “这个活动真的很棒,既环保又给我们带来了实惠!我回去要把垃圾分类知识教给家里的小朋友,让他们从小学会垃圾分类,养成环保好习惯,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贡献一点力量!”一位来兑换积分的老人说道。 垃圾分类“深一度” 城市文明“进一步” 垃圾分类从你我做起 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