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银河镇 查看内容

2023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丨满腔为农情 献计田野间——周翠梅

2024-1-19 09:3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骄阳似火的酷暑,田间地头里有她穿梭服务的身影;寒风凛冽的严冬,乡镇村队有她授课培训的足迹。她扎根基层,将自己最深沉的爱埋藏在脚下的土地里,为农业丰产丰收、农民致富增收而不懈努力。她是盛开在广袤田野上的 ...
骄阳似火的酷暑,田间地头里有她穿梭服务的身影;寒风凛冽的严冬,乡镇村队有她授课培训的足迹。她扎根基层,将自己最深沉的爱埋藏在脚下的土地里,为农业丰产丰收、农民致富增收而不懈努力。她是盛开在广袤田野上的“铿锵玫瑰”;她40年如一日与土地为伴、与农民结友,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全部的热情智慧奉献给了农业、农村和农民;她用一颗赤诚之心,谱写着一曲活跃在基层的科技人之歌,2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多个种养基地、300多户科技示范户的建立、发展都渗入了她的智慧和汗水……她就是芦溪县银河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23年江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周翠梅。
图片
周翠梅在田间记载禾苗生育进程
周翠梅,1965年生,中共党员,农技推广研究员。自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于芦溪县银河镇农技站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奋斗在粮食生产第一线。她被老百姓亲切称为“土专家”“田博士”,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中国农技协优秀乡土人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全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气象信息员、全省“我是妇联执委我为妇女办实事”先进个人、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等30多项荣誉,被破格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18年至今被聘为江西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也是萍乡市第一批“昭萍英才”。
以站为家,做好农技站里的当家人
1983年,周翠梅从宣风职业中专毕业后,成为银河镇农技站的一名农技员,开始了她一生的农技推广事业。在银河镇这个农业大镇,女同志从事农技推广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此,她暗下决心,对自己提出了“会说、会教、会干”的要求。农业科技变革加快,生产技术不断更新,要跟上时代步伐,始终站在农业科技推广前沿,基层农技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周翠梅对此的回答是:与时俱进,刻苦学习!没有高学历的她,始终从最需要的地方学,边干边学。
图片
周翠梅督导试验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2000年,周翠梅被提拔为农技站长兼党支部书记。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她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站里推行“岗位责任、包村联户、服务承诺、培训咨询”制度,并制定相应奖惩措施,要求做到关键时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指导随时入户。银河镇农技站的办公和科研条件一直不理想,她一方面团结带领全站10名农技人员艰苦创业,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短短几年时间,就建立了20亩永久性的科研、实验基地,新建了840平方米的办公、科研用房,推动农技站成为全省一流的农技推广站。历年来,该站获全国五星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国家级中华扫盲奖、省十佳乡镇农技站等奖项。2018年依托农技站建立了萍乡市第一个院士工作站——“萍乡市超级稻栽培技术推广示范院士工作站”,2023年被列为省级专家工作站。同时,她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带动了一批龙头企业的产生。杜仲公司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并顺利启动新三板上市;以银河镇为主要核心区的江西萍乡农业科技园区顺利通过验收,摘得“国字号”招牌……获得这些成绩的背后,都有着以周翠梅为代表的农技站人的付出。
图片
周翠梅指导种植户机械化栽培冬杂粮
授人以渔,做好农业科普的带头人
成果缀在稻穗间,论文写在田野里。周翠梅每年都会采取积极措施,集中站里的人力物力,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现场观摩交流会,印发技术资料,开展科技咨询等形式,努力搞好科技培训,使全镇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中的各种实用技术。
为了实现藏粮于技,周翠梅在育秧、起秧、插秧等水稻种植各个工序中推广新技术。组织全镇稻粮主产村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头人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大胆引进新技术尝试推广。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增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效应,她与省、市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等组织合作建立了一批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多年来,周翠梅领导下的农技站,组织和参与实施了国家、省、市和县各级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项目180多项,其中“水稻塑盘育秧、水稻抛秧、水稻免耕栽培及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绿色防控技术、水稻全程机械社会化服务”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面积,累计达到196多万亩,增产粮食16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8亿元以上。示范基地也被列为江西省国家水稻新品种生产、示范推广基地,江西省优质稻高质高效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丰产工程“多播一斤种,亩增百斤粮”新技术示范基地、万亩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示范基地,粮食生产丰产高质高效项目,江西省绿色农产品富硒富锌标准化认证试验基地。
排忧解难,做好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农民要致富,必须学技术;农村要发展,农技要当先。40年来,周翠梅不论走到哪里,就把农技知识传播到哪里,全镇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都能听到她讲课的声音,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始终贯彻“服务三农”理念,以“农民致富”为己任,利用课堂授课、现场会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还在春耕备耕、双抢、秋收冬种等关键时季节奔波在田间地头,面对面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周翠梅还发挥带动作用,引领全站农技人员坚持下乡串村上门服务,为农业生产及时进行技术指导。早在20年前,她便创新方式方法,建立起农技员与农户积极响应制度,发放农技服务卡,将技术指导员的姓名、联系电话打印在服务卡上,全镇所有农户遇上技术困难、农事需求等,只需打个电话,农技人员接到电话后,即刻反馈或在2小时内到农户田间地头解决好问题,农户满意度达98%以上。近年来,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也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她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电话、微信、“中国农技推广”“云上智农”APP、12316一点通等网络平台,更好更快更科学地为农民朋友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助力打通科技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
图片
周翠梅与种植户分享槟榔芋丰收的喜悦
粮食稳,天下安。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周翠梅同志40年来耕耘在粮食育种栽培推广一线,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排忧解难,以敏锐的眼光、饱满的热情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注入动力。骄阳风霜下,走遍千条路,看遍万家田,她用自己满腔的真情与毕生所识挥洒在农田间,与农业、与农民交融在一起,在平凡的岗位上播种出不平凡的业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