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2023年,湘东区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科技创新全力激发“新动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企业、绿色工厂、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蝶变,促进新兴产业逐步成长壮大,“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的生动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2023年湘东科技成绩单
80家企业入库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26家企业进入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示
立新农林公司成功申报
国家级科技小院
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萍乡)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升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龙发实业公司
获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个
在全省县域创新能力评价排位
连续两年全省县区前十
区工业发展科研中心
获得省级首批商业秘密保护指导站
2022年度全市“科技论英雄”考核
得分第一
设立3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区工业发展科研中心与32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44项
已成功转化科研成果20项
……
一串串亮眼的数据描摹出湘东爬坡过坎、奋进新征程的身影,一项项喜人的成果彰显出湘东发展的勃勃生机,更将催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力,迎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欣欣向荣。
强培育,为创新发展装上“推进器”
过去一年
湘东区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预计高企数量增至44家,再攀新高。金石三维通过瞪羚(潜在)企业审核进入公示,有望实现零突破。加强创新项目和平台申报,山东工陶院江西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提交的(半导体领域用高导热热界面材料S-BN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榜单)成功揭榜市级“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全市仅2个)。上海大学研究院申报省新型研发机构进入答辩阶段,山东工陶院申报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项目通过答辩,进入实地核查阶段。江西创智源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决赛。
湘东区加大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华星环保李波获评2023 年江西省“最美工程师”(全市唯一);北兴众创农业戴中华获评2023年“全国百强乡土人才”和江西省“最美基层‘三长’”。扩大科技人才招引,举办2023年政研企金恳谈会暨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聘请首批21名科技专家顾问、10个城市合伙人团队,全力推进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产业链加快融合发展。
促合作,为提质发展装上“加速器”
过去一年
湘东区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对区科创平台引入科研院校和团队合作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牵线拓源实业、普天高科、宝海锌营养等企业与彭苏萍院士团队代表、中科院国科新材料、广东省科学院对接。2023年5月,轩品塑胶和时珍源品生物公司分别与北京工商大学、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科研合作协议。群星化工陶瓷、科兴特种陶瓷、龙发实业3家企业签约入驻萍乡(长沙)科创中心。组团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进行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区科创平台三个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有新成效,上海大学研究院零瑞克公司与群力工业填料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入熟化阶段。昆明理工大学萍乡分中心与江西新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竹剂活性炭及电极前躯体材料的技术支撑服务合作协议,正落实中试并产业化。山东工陶院萍乡分院与江西宏科特种合金有限公司签订生产线技术服务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在研发中。
2023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约12.5亿,同比增长41.24%。积极梳理国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等有关单位成果技术清单,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技术需求对接平台建设。
优服务,为持续发展装上“稳定器”
过去一年
湘东区不断强化政策激励,为70多家企业和创新平台载体发放奖励首批补助资金450余万元,树立了鲜明的创新驱动导向。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开展了湘东区2023年科技政策宣传暨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填报培训班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班等。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归集水平,全区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26亿元,超出省、市增速,为历年最好成绩。累计指导50余家企业入库科贷通,2023年获批科贷通贷款2400万元。
开展4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为企业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见识,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调研,收集全区规上企业科技人才配备、校企合作、技术需求等情况,为改进和提升服务打基础。充分利用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团资源,组建湘东水稻团和湘东畜禽团,为天涯种业、立新农林、泰华牧业等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10余人次。组织科研院校专家、教授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博士深入走访对接全市工业陶瓷产业相关企业,共计200余家,累计收集300余条技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