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荷尧镇 查看内容

【主题教育】“小板凳”搭起“连心桥”

2024-1-30 10:0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湘东区荷尧镇通过“小板凳”模式,重治理、促融合,搭平台、强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通过举办理论宣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

近年来,湘东区荷尧镇通过“小板凳”模式,重治理、促融合,搭平台、强载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通过举办理论宣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等,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荷尧镇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均配齐了文明实践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

“小板凳”摆到“家门口”

荷尧镇以全镇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依托,通过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文明出行、环境整治等活动和“亲情连线”、免费为辖区内老人理发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利用小板凳便于携带的特点,走村入户围坐一堂,常态化开展党政领导宣讲、专业人员宣讲、身边人讲身边事、“学习伙伴”微宣讲等宣讲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送到百姓“家门口”。荷尧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宣讲活动时,邀请派出所民警就当前的网络诈骗方式对村民进行了知识普及,号召大家积极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维护好自身权益。全年组织开展预防诈骗、法律普及、科学普及等宣讲活动近20场。

“小队伍”形成“大影响”

荷尧镇在全镇范围内“招贤纳士”,通过党群家访、党群自荐、党群推优等方式,吸纳老党员、老教师,还有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组成宣讲队伍。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的荷尧镇双福小学教师黎琼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从教30年,其中代课24年,在代课期间辗转了7所学校,但她无怨无悔,始终钟情于教育事业,挚爱着乡村的孩子们。在宣讲活动中,她的事迹激励带动了更多村民。荷尧村的萧沅林是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退役军人,“这一生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的事业,奉献给社会。”他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宣讲活动中,他的善行感染着大家,引导更多人积极向善。

“小切口”解决“急难事”

荷尧镇贯彻落实“解民忧、聚民心”的宗旨,坚持做到“群众在哪儿,服务到哪儿,小板凳摆哪儿”。荷尧村南山组通过召开“屋场贴心会”,现场收集民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在“屋场贴心会”上,有村民反映村道的排水沟堵塞,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组长宁娜立即带领组内成员赶往现场勘察,随后安排人员进行修缮,开展排水沟清淤清障。“解决好排水不畅问题,有效保障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改善人居环境,是我们要认真做好的本职工作。解决好村民的烦心事、操心事、忧心事,才是真的为民办实事。”宁娜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