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省胸科医院施天生教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首例“支气管镜下狭窄气道支架置入术”,仅用20分钟就为患者畅通了气道,避免了窒息带来的生命危险,重启了“生命通道”。 患者为一老年男性,因咳嗽咳痰2月余,加重伴胸闷气促1周,于2024年1月3I日入住市二医院肿瘤科。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考虑肺癌并阻塞性肺炎;双肺多发结节,考虑部分转移瘤,肺门及纵膈转移。2月1日,患者气促明显,不能平卧,咯痰困难,需要间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及经鼻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随时会有缺氧或者窒息的风险。 迅速解决气道狭窄问题成为治疗关键! 情况危急,肿瘤科立即请呼吸与危重症科、胸外科联合会诊,建议尽快为患者实施气管内支架置入术。虽说气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气道狭窄的有效手段,能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该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为此,经多学科讨论后为患者研讨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通过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在省胸科医院施天生教授现场指导操作,市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晓云、副主任医师吴军团队与麻醉科紧密配合下成功开展了首例“支气管镜下狭窄气道支架置入术”,20分钟即让患者实现顺畅呼吸,术后恢复良好。 什么是气道狭窄? 气道狭窄严格说应称为气管支气管狭窄,人体正常的气道直径仅仅只有1-2cm,良性或恶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均可使气道狭窄,致患者气急和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气道支架植入术是在支气管镜的实时监视下,通过将管状的气管支架支撑物送入病变部(狭窄处),支架扩张,重建呼吸通道,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的一种气道介入技术,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治疗手段,具备快速、简便、微创的特点。 1.中心气道器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 2.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薄弱处的支撑。 3.气管、支气管瘘口或裂口的封堵。 4.所有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气管、主支气管狭窄均可行气道支架治疗。 专家简介 何芳志,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业务主任,主任医师,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睡眠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介入内镜学组副组长、萍乡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支气管扩张、矽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肺功能仪、无创呼吸机的操作。 专家坐诊时间及诊室:每周三上午,门诊大楼3楼322室。 郭晓云,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介入内镜学组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萍乡市职业卫生学校“特聘教授”。 擅长:呼吸科常见疾病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重症肺炎、胸腔积液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呼吸机的操作。 吴军,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先后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修。 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病、多发病及危重病人的救治,熟练掌握气管镜检查及镜下各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