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湘东区坚持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突出“三个注重”,强化“三个导向”,深化“三个结合”,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三个注重”明方向、定选题。一是注重以上率下。聚焦湘东特色,深入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建设,在区委主要领导领衔“早稻镉低积累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大课题的示范引领下,分管领导主动认领若干子课题,形成“1+4”的调研模式,共同开展调研,减少调研频次。二是注重高质量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针对性确定“构建具有湘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等35个专项调研选题,确保把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情况摸清、问题找准。三是注重群众“急难愁盼”。坚持把调研作为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对今年要抓好的民生实事进行全面梳理,聚焦养老、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确定“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应对基层人口老龄化”“如何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民生课题9项。 以“三个导向”下真功、转作风。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县级领导干部在选择调研地点时,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选择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以7个软弱涣散村为重点,下沉到田间地头,组织“七嘴八舌式”讨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解决群众普遍性问题。二是以目标为导向。每次调研前,县级领导干部提前定好目标任务,对解决什么问题、覆盖哪些对象、确定哪些重点、采取什么方式,列好调研纲目、做好统筹谋划,切实以目标导向指引调研方向。三是以减负为导向。对调研中可能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提前预判、有效防范,依托主题教育调查研究信息系统,及时上传调研数据,统筹调配调研时间、地点、人员,明确同一个调研地点最多只能有 10人选择,一周内调研时间段重合的不超过3人,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 以“三个结合”出实招、见实效。一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调查研究与深入推进“一把手走流程”工作有机结合,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以普通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以上率下带动全区各“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访企业26人次,发现并解决问题93个,将政务服务事项平均申请材料压缩32%、办理时间平均压缩41%。二是与问题整改相结合。将调研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纳入到问题检视清单、民生实事清单,明确措施、目标、时限,实行清单动态管理、滚动销号。截至目前,全区已梳理出98个具体问题,明确193条整改措施。三是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注重抓好第一批、第二批主题教育的衔接联动,对涉及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调研成果转化的,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通过“解剖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比如,在调研过程中,结合“三严五整”攻坚行动,全面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梳理形成村级公共服务事项7大类59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