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 携手共同成长 教无涯,研无止。为贯彻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新理念,加快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给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研平台,湘东镇河洲小学开展了教师“一师一课”展示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每位老师都精心备课,结合自身素养及教学风格,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享受课堂的精彩纷呈。 立足课堂展风采 道法组 《我是中国公民》 执教老师:谭奕旭 谭校长的道法课在学校道法科组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这是一节有温度的课堂。课堂的整个设计体现了学科特点,具有开放性。由小组交流展示收集到的“中国骄傲”到看视频感悟“中国人民的气节与品质”再到行为辨析“国人形象”,最后集体朗诵“爱国诗歌”,一步步把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语文组 《题临安邸》 执教老师:钟洁 钟老师通过吟诵教学与说历史故事相结合,带领学生深刻领悟《题临安邸》这首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课堂上,钟老师循序引导学生了解由“汴州”到“杭州”的时代变迁,并结合孩子们的感悟,用吟诵的方式分别展现了诗歌体现出的痛苦、悲愤和忧伤,从而揭示了“讽喻诗”的诵读要义。 《读不完的大书》 执教老师:彭娜 彭老师的课堂语言魅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整个课堂老师善于倾听,善于引导。以学习任务群为驱动,抓住单元语文要素的主线,设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两个大环节,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品析生动的语言,且重点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的效果生成尤为明显,学生的表达十分出彩。 《写信》 执教老师:邱敏 邱老师从“听信”入境,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温度与情感,再用范文引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及发现书信的格式,了解信的内容,品读信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以教学评一体化的形式,指导学生执笔写信。整个课堂,老师能做到眼中有学生,且激励语十分丰富。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掌握了写信的格式,借信表达情感。 《梅兰芳蓄须》 执教老师:范江霞 范老师巧妙灵活地创设了梅兰芳“民族气节”展厅的情境,带着学生由浅入深地读懂课文,深入理解梅兰芳的“蓄须明志”、“深居简出”与“卖房度日”,体会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范老师在整节课上沉稳大气,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在互学中调动积极性,在共学中深化感悟情感,教学效果良好。 《王戎不取道旁李》 执教老师:彭娟 彭老师的课似清风拂山岗。整个设计十分平实,却有灵动活泼的生成。彭老师从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朗读、看注释、理意思、悟道理)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悟道理,教学开合有度。以“似孙悟空七十二变”引出多次出现的“之”字,重点突破理解字意。又创设“摘果子”的两种情境,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遇事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体现了思维的进阶性。 数学组 《烙饼问题》 执教老师:贺芳 贺老师本节课的设计舍弃了原先教材中烙饼张数1张、2张、3张、4张依次增加的研究方案,大胆创设了两条线索:饼数是双数的烙饼方法和饼数是单数的方法。在经历2张饼的最佳方法后立刻研究4张、6张、8张、10张等双数张的最佳方法,总结出饼数是双数的规律。接着重点究3张、5张、7张等单数张的最佳方法。然后借助表格,将两条线索融合成大知识点。通过生充分的观察、发现各数量间的关系,水到渠成的提炼出了一条规律:烙饼的最短时间=烙次数x每一面所需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框架,脉络更清晰,环节更紧凑,学生思维更有序,能更有效明确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植树问题》 执教老师:贾芸 贾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手”导入,目的在于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分析“两端都栽”的问题,借助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一定的思维能力。引导让学生动脑、动手反复验证,最终总结出:段数+1=棵数。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向学生渗透一种在数学学习上、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同时使学生感悟到应用数学模型解题所带来的便利。 《数字编码》 执教教师:彭晶 《数字编码》是一节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活动性很强的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节课彭老师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环节紧扣,让“兴趣”当导航,以情境贯穿整堂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对比、分析,一步步明晰身份证号码、邮编的特点和编码方法,引发了学生对生活中其他数字编码的好奇,且激发了学生尝试设计编码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高模型意识及问题解决的能力,并建立对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与态度。 携手教研共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活动我们立足课堂教研相长,充分结合新课标理念,从不同的角度精准点评,发现授课教师的闪光点,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学习、交流、互动,教研氛围浓厚,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 教育路上,学习永无止境。河洲小学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契机,深耕课堂,蓄力笃行,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