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标准农田助力,旱能浇、涝能排,机耕路通到田头,农事都用上农机,省力又省钱。”路行村种粮大户刘藕民满脸喜庆,“今年计划承包400多亩地,高标准农田施工后,一亩能增收200多斤,预计全年产量在56万斤左右。” “入冬以来,我们积极克服气温低、霜冻多、作业难度大等困难,抢工期、抓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施工高效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负责人李益华介绍。
芦溪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1366.44亩的田土块整治工程、灌排设施提升工程、宜机化改造工程、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建设内容涵盖地块平整744亩、修建沟渠9.95千米、新建机耕道2.748千米、铺设生产路1.022千米等。完工后,这片“粮”田将被建成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标准化现代“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工后,我们这里就可以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极大地节约劳动力成本。而且肥料、农药等通过无人机施用,也能节约很多农事投入品的成本,使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20%。” 芦溪镇农业技术员彭泉周介绍。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项目实施以来,芦溪镇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多次调度推进,专人驻守现场,以“破埂、平整、改水、通路”的思路,确保每一个工序、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发挥党员、村民小组长的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听取群众合理意见诉求,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重新丈量土地面积,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细化优化施工方案,力求项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完成,更好地惠及周边群众。近年来,芦溪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942亩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极大提高了农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支撑。下阶段,芦溪镇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让‘高标准’寓意丰满,让乡村振兴‘地’力无限。”芦溪镇党委书记曾欠卫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