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安源镇 查看内容

党建引领 提质创优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安源镇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展

2024-3-2 11:3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安源,人文荟萃,渊源流长。近年来,安源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聚焦省委打造“三 ...

安源,人文荟萃,渊源流长。近年来,安源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聚焦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市委强化“六个聚力”目标,围绕推进“三区同振、城乡融合”战略部署,坚持“一三五”工作思路,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强化党建引领,以“一个体系、两线布局、三大融合”为抓手,全面推进乡镇“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千强镇,努力绘就了一幅“新、旺、和、美、红”的安源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个体系”竞相发力

一是在整合力量上下功夫。在区委、区政府高位推动下,安源镇对标市、区“十个一”标准化体系建设要求,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工作专班,采取周报制度“点对点”推动,确保各项任务落细落实。二是在整合资金上下功夫。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原则,先后整合乡村振兴衔接、革命老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资金5000余万元,全面打造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幸福家园。三是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聚焦“十个一”重点工作任务,由区级领导挂帅整合相关部门资源,优化安源煤矿老旧市场,盘活跃进村闲置土地,提升并新建农贸市场2个;高标准在镇政府旁新建500平米的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获得群众高度好评并接受了全市党建促乡村振兴观摩;坚持集团化办学,建立名校带村小的模式,不断提升“三校四园”教学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源镇中心小学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西省第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称号;加强医共体建设,“一村一卫生室”已全面建成,医保基金网格化监管工作获国家医保局点赞;高质量抓好“安源红”邻里之家建设,努力破解农村居家养老难题,石板村打造“暖冬驿站”,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温度。

“两线布局”亮点纷呈

围绕中环东路、萍高公路两线布局美丽村庄建设,扎实推进线带提升工程。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借助“三线三区”划定,调整镇域空间规划,优化基本农田布局,预留萍高路拓宽等重点项目承载空间;聘请专业机构编制萍高路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围绕中环东路沿线非建设用地合理化开发利用,谋划张家湾农旅项目点位布局,推进了张家湾“五育”摇篮概念性规划、安源村规划修编。二是坚持基础先行。推进乡村道路升级改造。完成了峦岗岭、张家湾绿道项目,茶亭至荷叶塘道路提升改造项目,石板至源壁道路提升改造项目,以及各村进组道路“白改黑”工程。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率先全域接通自来水;启动了萍高河、安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推进燃气进村工程,预计3年内实现燃气“村村通”。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持续推进新农村和美丽村庄建设,先后共投资2000余万元打造了张家湾村美丽村庄和18个新农村建设点。

“三大融合”全面振兴

一是推进城乡融合。深入实施“安源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幸福360工程”,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石板村摘牌减负服务群众做法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高标准建设1000平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迎接了全市乡镇“五小”建设观摩。在十里村按照“七个一”工作法推进移风易俗,被推选为全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连续五届获评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二是推进产村融合。坚持“一村一特色”,大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组建农事服务中心,积极培育安源村益康乳鸽、石板村恒泰蛋鸡、张家湾村红培研学、跃进村资产租赁等产业,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5个村经营性集体收入均超50万元。三是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了以民国风格为主的安源风情老街,成为“打卡”亮点,进一步扩大了全区红色文化影响力,在省旅发大会上精美呈现。融合农事体验和红色文化,在全国红色名村张家湾村建设了“1927红色营地”;依托“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取景地,在省级红色名村安源村打造了“七彩安源”农业综合体,两个村先后荣获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安源镇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事接着一事干,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增色,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