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荷尧镇 查看内容

第一书记何建萍:甘愿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孺子牛

2019-7-29 13:40|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

摘要: 何建萍(中)走访弱势群体何建萍(左)给贫困户送饲料  何清莲、陈丽报道:一年多来,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下雨天,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行走在荷尧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乡亲们见了他,都会上前打声招呼,热情地 ...
何建萍(中)走访弱势群体

何建萍(左)给贫困户送饲料

   何清莲、陈丽报道:一年多来,无论是晴天、阴天还是下雨天,总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行走在荷尧村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乡亲们见了他,都会上前打声招呼,热情地唠上几句家常,他就是萍乡市湘东区荷尧镇的优秀机关干部、选派到荷尧村驻村的第一书记何建萍。

  2018年2月,何建萍肩负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使命,只身来到荷尧村,成为了一名驻村干部。当时,老百姓都想,机关的干部能为我们做什么?何建萍到村里的18个月来,用实际行动回答并解除了村民们当初的质疑: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真诚干事,创造性开展扶贫工作,探索出了思想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帮扶扶贫“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村里各条分支道路都修好了,上百座新房盖起来了,致富的门路找到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荷尧村的面貌有了极大改观。

  始终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

  何建萍刚下来驻村不久,上一届荷尧村党支部书记就调往别处任职,面对后备干部缺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他挑起了重担,兼任了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

  荷尧村党组织建设基础薄弱,一直是个头疼的大问题,主管党建的荷尧村支委纪检委员熊江发愁不知从何抓起。何建萍驻村后,党建活动搞得风生水起。他始终坚持以强化班子自身建设为首任,定期开展“三会一课”,扎实开展学习讨论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班子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党员干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群众中的威望也提高了,村民明显感觉到荷尧村党组织和以前不一样了,真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在外打工的宁婷通过看朋友圈发现家乡这两年变化很大,问家人这是怎么回事,家人告诉她,因为村里来了个何书记。

  由于支部的党员整体年龄偏大,为不断增加党的战斗力,充实党的队伍,何建萍不断发现和培养年轻后备干部,对那些思想要求进步、年轻、有文化的同志,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发展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党员,培养了6名年轻后备干部,其中1名在村委换届中加入了村委班子。

  自从来了何书记,村委有了主心骨

  办公室里,扶贫专干宁娌掰着手指头算何建萍哪天回村里,何建萍到浙江衢州学习新农村建设已经是5天了,这是他外出办事时间最长的一次,宁娌有很多事攒在心里等着何书记回来一起商量。

  说起何书记,大家都翘起大拇指,别看年龄不大,干工作真有一套。荷尧村落实生猪资产收益政策,村干部三番五次入户做工作,磨破了嘴皮子,有7户贫困户就是不办理。荷尧镇有关领导非常着急,给在衢州的何建萍打了电话,让他回来帮助做群众工作。何建萍回来后把这7户挨家挨户走了个遍,经过做思想工作,4户当场就签字办理了。

  荷尧村贫困户众多,光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3户45人;低保、特困户300余人。在脱贫攻坚方面何建萍更是百事通,宁娌有问题最爱找何书记商量,她说:“不管什么问题他都能说清楚讲明白。”区扶贫办主任汤中检到荷尧村检查扶贫工作,一路上随机入户,每一户情况何建萍都如数家珍,荷尧村脱贫攻坚的大事小情全装在他脑子里。

  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有事都愿意找他商量。

  共产党员就应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孺子牛

  为了更精准的解决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调研,何建萍为荷尧村把好了“脉”,并找准问题,从党建、道路、产业入手,踏实开展扶贫工作,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说起村党支部的工作状态,荷尧村的干部都有很多话说。由于扶贫工作任务艰巨,荷尧村委会办公室深夜里都灯火通明,村干部们经常核对贫困户档案到很晚。村委会会计刘冰林说:“工作3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像何书记这样拼命工作的人,他到荷尧村后,把两委干部的热情都带动起来了。”村两委的同志都说,以前工作相对比较被动,自从来了何书记,积极性一下子起来了,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和乐趣。

  荷尧村村两委的同志面对何建萍开玩笑的说:“何书记,我们不应该称你何书记,应该称呼你‘拼命三郎书记’。”何建萍总是说:“共产党员天生就是干事的,共产党员应该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孺子牛。”他是出了名的干工作敢玩命的人。2018年7月,精准识别“回头看”时,连续几个星期周末都没休息,最严重的时候口腔严重溃烂,讲话不出,靠打文字交流,他带病坚持工作,连续三天没吃一口饭,晚上加班到一两点。

  为了让好的产业落户荷尧村,何建萍到广州省珠海市跑项目,3天时间跑了六家企业和单位。为了见珠海市相关领导,他在门口等了2个多小时,最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带队到荷尧村考察项目,有机会一定把项目落在荷尧村。而在珠海回萍乡的列车上,归途中的何建萍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站着都睡着了。

何建萍(右二)与党员一起学习

召开党员发展工作会议

  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这是何建萍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每到夜深人静时他都会大声读几段,读到动情处还会感动得流下眼泪。

  何建萍出生在农村,他对农民有种特别的感情,他常说:“最见不得群众掉眼泪,比割自己肉还疼。”让上不起学的儿童走进课堂,让孤儿进入中职就读,让智障老人住上新房……在荷尧村,何建萍带给百姓太多的感动。

  雨在不停地下着,贫困户周嘉译家的门被推开,何建萍抱着一个装着50只雏鸡的纸箱子进了门,周嘉译的爷爷看到他浑身湿透鞋,感慨地说:“这风雨天我们都不出门,真没想到何书记还会来我家,满街都是泥泞他是怎么过来的,这是党给我们贫困群众派来的好干部。”

  1月16日,入户走访中,他走进一间破旧土房,一个枯瘦的老人蜷缩在被子里,何建萍走进屋试图和他交流,老人直摇头,也不说话。后来得知这位老人叫文建林,今年60岁,他父母双亡,自己患有二级智力残疾。了解情况后,走出土房后,何建萍就拨打电话向荷尧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反馈情况,后又经村两委商量决定,将文建林老人送往荷尧敬老院生活。村干部多次劝他去敬老院,可文建林就是不肯去。后经何建萍做思想工作,现已经答应去敬老院生活了。

  家住荷尧村老屋场的黄正军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中5人,母亲上肢残疾、黄正军自己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一对儿女在上学。何建萍了解到黄正军有养龙虾的想法后,帮黄正军引进养殖龙虾技术、圈地18亩并到区就业局找来创业扶贫资金5000元,就这样把龙虾基地搞起来了。现在每天都有人去荷尧村老屋场龙虾基地钓龙虾。黄正军家目前已经脱贫并且开始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努力抓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改变荷尧村落后的村容村貌,宣传村上的人文文化,更好的教育下一代,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何建萍与村两委商量,计划打造“悠然南山下”中心文化村的亮点工程。在2018年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开始申报规划打造“悠然南山下”的中心村点,终于在今年6月份开始动工,预计今年11月份竣工。

  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原先的荷尧村火烧桥小学教学楼因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荷尧村因无集体经济收入,维持村上正常开支都很艰难,为了让村民的孩子们能够安全放心的去读书,何建萍与荷尧村两委协商筹备借款,一直怀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信念建新校,顶着压力都要将新校完成好。目前,学校的主体教学楼已完工,学校的附属工程操场和环形塑胶跑道还在建设中。

  交通不便是荷尧村多年的大问题,何建萍深知修路是发展的前提,是最重要的民生大事。他积极、主动到区政府找主管部门领导沟通协调,并找社会热心人士帮助,跑来了项目,筹来了资金,带领村民们大搞建设、美化家园。一年多来,投入7万余元,完成了挂线小路口至南山下1.5公里村组公路养护拓宽工程;投入10余万元,完成了高尚桥桥梁的主体工程建设;投入5万余元,完成了龙古湾至火烧桥的主渠道清淤及危险山塘的排险加固工作;投入7万元,在荷尧街道新装路灯30盏;投入40余万元小冲新农村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为全面清理辖区卫生死角,美化村容村貌,他带领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达30余次,将“干净荷尧”从主干道的整治延伸到各村民小组,全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交通便利了,环境美化了,阻碍荷尧村发展的拦路虎被搬掉了,荷尧村人十几年的“心病”治好了,人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说起何建萍做的事,荷尧村村民肖招文数算着“苗圃种植、香猪崽养殖、雏鸡养殖、龙虾基地、农家书屋、乡村旅游……”他为荷尧村民做了太多太多的实事,这些事情的背后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如今的荷尧村,村民有了自己的产业,闲暇时间还可以到农家书屋看看书,在小广场上跳广场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