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银河镇 查看内容

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打造“四融一共”和美乡村河下样板

2024-3-15 09:5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银河镇河下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900余亩,总人口4532人,中共党员104人。该村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和传统,是萍乡“菜篮子”的核心区,蔬菜产量占全市40%以上份额。依托朱向前将军打造了集向前广场、将军红 ...

银河镇河下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900余亩,总人口4532人,中共党员104人。该村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和传统,是萍乡“菜篮子”的核心区,蔬菜产量占全市40%以上份额。依托朱向前将军打造了集向前广场、将军红史长廊、红色书屋等为一体的向前红色文化名村。

31

近年来,河下村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引领乡村建设,跳出“就城乡环境品质提升抓城乡环境品质提升”的思维模式,突出“和”“美”两大要素,通过“四个坚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环境面貌常治长效、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努力打造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四融一共”和美乡村河下样板。

一是坚持支部引领聚合力,实现党员群众从“散”到“聚”的聚变

图片


图片

坚持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助力、群众参与,用好“1+10+N”党员联户机制,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参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公共事务,形成村民理事会管村事、道德评议会树新风、屋场贴心会议大事的新风尚。目前,共收集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件次,乡贤、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投工投劳500余人次。

二是坚持精准发力强整治,实现人居环境从“脏”到“美”的蝶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问题、基础设施需求等方面入手,重点进行“三改两整治一提升”,即改路、改沟、改厕,整治管网线、整治三房和房前屋后,提升整体环境面貌,刷新了全村颜值,整体面貌实现从“脏乱差”到庭院美、道路净、环境优、乡风好的美丽蝶变。目前,共提升改造道路2000余米,改厕10余户,清理沟渠200余处,整治管网线1000余米,拆“三房”和乱搭乱建20余处,整治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等300余处;村民自发将曾经杂草丛生的几块荒地整治成了菜地,打造为寓教于乐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发展庭院经济。该村获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
三是坚持产村景融合美环境,实现产村景融合从“浅”到“深”的裂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岭下自然村打造城乡环境品质提升示范点,将富硒果蔬产业、向前红色文化、优美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引进圣涛、绿银、顾惠森等种植主体,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大棚果蔬1000余亩,打造“银凤牌”果蔬品牌,做大做强富硒果蔬产业,整个河下村呈现出产就是景,景在产中也在村中、村在景中也在产中的田园画卷,实现“生态美”“环境优”与“产业富”完美融合、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目前,该村有黄瓜等8个产品获富硒认证,并获评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乡村建设先进村;腾辉农业公司获评全市服务农业发展先进主体
四是坚持健全机制管长远,实现村庄管护从“短”到“长”的转变

图片


图片


健全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环境卫生评比制、积分制,发挥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作用,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评出最美庭院,兑换积分奖励,引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用“小积分”撬动环境面貌大改变,形成人人讲卫生、户户爱环境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