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五陂镇 查看内容

【中国经济网聚焦】文明实践“圈”出幸福“新图景”

2024-3-18 11:2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近日,中国经济网聚焦文明实践“圈”出幸福“新图景”全文如下:“能参加这么丰富的公益活动,我们很开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既便利又暖心!”连日来,学雷锋的春风吹进了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的新时 ...

近日,中国经济网聚焦

文明实践“圈”出幸福“新图景”

全文如下:

“能参加这么丰富的公益活动,我们很开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既便利又暖心!”连日来,学雷锋的春风吹进了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一件件惠民生、增“颜值”的为民实事,一场场热气腾腾的理论宣讲,一次次解民忧、暖民心的志愿服务收获了群众的赞不绝口。

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以融合创新、志愿服务、突出特色为引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扬正气’,让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热’起来,让志愿服务‘暖’起来,为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加油’,推动群众文明素养和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多元文化赋能,“圈”出品质生活

明亮的书屋内书架林立,各种书籍分门别类陈列其上,时不时有村民前来品读。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五陂村农家书屋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红色阅读空间”气息。每逢节假日和寒暑假,这里就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少年儿童徜徉在红色文化教育的世界里;党员群众围坐一起品读红色经典,深入感受红色精神的洗礼。

据悉,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充分挖掘中国‘红色电波之父’宋侃夫故里这一红色品牌,修建了红色陈列室、红色书屋,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农家书屋中,组建了红色宣讲队,使之成为“红色书屋”“红色课堂”,传承红色薪火,激发奋进力量,将红色文化转化为带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此外,该镇在林业分场三湾社区打造了一个仿古形式结构、颇有特色、蕴藏底蕴的党群文化中心,它集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党建活动室、农耕博物馆、村史馆、知青印象馆、姓氏馆、初心馆等于一体,让游客乐享受生态乐民的体验,也让百姓的“乡愁”与日俱增。

拓展“点单式服务”,传递时代“新声音”

“落笔笔锋食指找,行笔过程没有锋,收笔笔锋要摆手。”志愿者王祖跃又在“安源红邻里之家”园艺服务站给学员们讲授单一笔画和复合笔画的写法。大家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练,切身感受汉字书写的魅力,领悟粉笔书写的精妙。

“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指导,提出了“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情厚爱,我们要坚定不移跟党走,为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中国好人”“安源区好人宣讲队”成员彭秀英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理论宣讲活动。

理论宣讲、送戏下乡、精彩文艺、全民篮球赛……每个月该镇都会让群众自主点单,让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家门口轮番上演,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点亮群众的多彩生活。从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到志愿者,从受益者再到传播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和机构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该镇不断拓展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灵活运用文明实践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基层文明实践活动,为群众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聚焦民生清单 绘就惠民新画卷

田间地头的科技助农、文明劝导的交通路口、暖人心的健康义诊、燃气安全宣传、“一老一小”关爱慰问……一场场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扎实织密民生保障网、托起老幼幸福梦。志愿者们走田间、近群众,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为广大群众提供更贴心、更暖心、更用心的温暖服务。

该镇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便民服务”治理模式,推广“11520”包户制度,组建村(居)民自治为主的微型村组“业主委员会”,聚焦美丽乡村、文明倡导、移风易俗、爱心义诊等方面持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老中小”全覆盖式360°贴心服务。与此同时,该镇还不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梢”,进一步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文明实践格局。

借风乘势满眼春,风疾正是扬帆时。如今的五陂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各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成为五陂群众最幸福的底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