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南坑镇 查看内容

预防校园欺凌守护少年的你——南坑镇中心小学预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

2024-3-21 15:52|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说起校园欺凌,大家都知道肢体暴力、语言辱骂、恐吓勒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同学有意无意地嘲笑、捉弄、排挤、背地里说坏话等也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就存在于孩子身边,并随时有可能降临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但是出 ...

说起校园欺凌,大家都知道肢体暴力、语言辱骂、恐吓勒索,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同学有意无意地嘲笑、捉弄、排挤、背地里说坏话等也属于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就存在于孩子身边,并随时有可能降临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但是出于很多原因,欺凌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哪些表现形式及危害?发生校园欺凌时该如何应对?


图片


正确认识校园欺凌


图片



图片



图片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2020年,我国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认为,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行为。


图片


表现形式有哪些?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主要可以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网络欺凌等。

肢体欺凌是最容易辨识的一种。欺凌者主要利用身体动作或器物直接攻击他人,如吐口水、推搡、殴打,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等。

言语欺凌是最容易发生且不易发现的一种。欺凌者主要通过口头言语方式直接攻击被欺凌者,如给他人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他人等。

社交欺凌是指欺凌者恶意排斥、孤立被欺凌者,不让其融入群体、不让他人与其玩耍,排斥其参加游戏、社会活动等。

网络欺凌是指欺凌者利用互联网侵犯被欺凌者隐私、损害人格或名誉,如侮辱、诽谤、散布谣言、传播隐私等。

财物欺凌。欺凌者损毁被欺凌者的物品;欺凌者向被欺凌者索要钱财或物联网虚拟财产等。


图片


校园欺凌的危害有哪些?

校园欺凌的危害不仅体现在被欺凌者身上,还体现在欺凌者身上。

对于被欺凌者而言,遭受欺凌后可能会导致被欺凌者出现情绪低落、痛苦害怕、无心学习等情况,可能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特征,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疾病、自残、自杀等情况。

对于欺凌者而言,实施欺凌行为后可能导致欺凌者出现恃强凌弱、自以为是等情况,形成自私、暴力等人格特征,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图片


孩子出现这些表现,可能正遭遇校园欺凌

突然不愿上学

原本正常上学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意向,那就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无端情绪变化及行为异常

孩子放学回家总是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或者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无端的情绪变化就有可能是发生了难以处理的事情。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家长要注意,这是孩子寻求帮助的信号。家长可以根据孩子说的情况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指导孩子尝试处理,并在后续持续关注。或者主动邀请关系亲近的同学到家里来玩,通过同学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身上出现伤痕

如果孩子放学回家时衣服脏污且身上还有伤痕,但孩子却说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忽视。

睡眠出现问题

如果孩子睡眠时出现失眠、噩梦等问题,家长也要注意关注下孩子是否遭受校园欺凌。


图片


完成调查问卷

为在今后的预防校园欺凌工作中有据可依,做到对症下药,做好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出现校园欺凌现象。请孩子们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的辅助下填写)。


图片



图片


预防校园欺凌  我们这样做


图片



图片


做自己的卫士


图片



图片


不做受害者,避免成为欺凌者的目标。

尽量不带贵重物品进校园,例如佩戴名贵手表、穿着名牌服饰等,不在公共场合显示自己的财物,不炫耀不张扬;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与同学结伴而行。与同学交往过程中要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不主动与同学起冲突。同时要注意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旁观者,不加入欺凌者的队伍。

不做欺凌者的“帮凶”,不参与欺凌行为;适当表达对被害者的关心,给予同情和支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被欺凌者;及时向老师、家人求助,必要时报警。

不做欺凌者,严于律己规范自身行为。

做事前三思而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约束自己,欺凌行为不会被社会和他人接受;长此以往,行为可能升级为犯罪。应该采用尊重、友好的沟通方式和同学相处。


图片


家长如何做?


图片


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习、生活。对于欺凌者而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

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在此,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

一.不要溺爱孩子。

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

二.多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

三.切忌打骂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

四.注重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培养良好习惯。

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