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好处,唯有春茶不可负。眼下,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王源村的茶园,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茶树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满山的茶叶葱茏,焕发着勃勃生机,陆陆续续冒出芽头,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熟练的采收头茬“金叶子”,绿意从一个山头绵延到另一个山头,勾勒出一幅“春日采茶忙”的生动画卷。 铆足劲 “绿叶子”变“金叶子” “大家采摘的时候一定要摘一芽一叶的茶,采摘得越标准,茶叶的品质就越好。”武功一叶创始人江青莲穿梭在茶园里,不停的叮嘱着采茶的群众。 “武功一叶”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推广、茶科研、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企业,现有茶园4580余亩,属富硒高山生态茶区,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独特别”的名片。而茶场位于芦溪县上埠镇王源村,这里群山连绵、峰峦叠嶂,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创始人江青莲从2007年开始种植茶叶,算是一位深耕茶叶制作的老茶人。 成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江青莲的经历也不例外。出生于1964年的江青莲既在农村种过田、喂过猪、也开过杂货店,是苦水中泡出来的农村妇女,饱尝过生活的艰辛。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一直忙碌的她无暇照顾父母和孩子,唯一陪伴她的就是每天要泡上一杯父母手工制作的“茶叶”;随着武功山的发展,江青莲发现武功山麻田村这云雾缭绕的气候适合种茶,为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她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多次请教父辈们,深入外地考察学习,在手工茶叶制作和茶文化的熏陶下,2007年开始在武功山脚下的麻田村种植了180亩高山有机茶叶,并注册了“武功一叶”商标,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武功一叶”由此焕发生机,也带动了当地多名农村妇女就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她铆足劲不断钻研,与一片片茶叶相伴,从100亩扩大增产为4850亩,覆盖了6个乡镇,终于把“绿叶子”变成了乡村振兴的“金叶子”,让“武功一叶”走向了蝶变之路。 “以前我们是靠柴火灶制作手工茶叶,时间久、见效慢、产量低;现在全部为一体化电气制茶设备,有了充足的电力供应,人工费省了,效率高了,产量也翻倍增收了。”看着茶农们采着一篓篓新鲜的茶叶,江青莲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满足。 正因为有了她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和优秀品质,江青莲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也是江西省的人大代表、女企业家。 电助力 “金叶子”飘香“旺” “春茶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期半个月,我们要与时间赛跑,采茶、制茶都是讲究时效性的,特别是绿茶生产讲究一个“快”字,需要及时加工。为满足市场供应,现在我们新建了一条生产线,还好有你们电力公司的师傅时常上门把关,帮我们做检查和解决难题,我们才能顺利制茶,真是太感谢了。”3月26日,江青莲激动的向国网芦溪县供电公司新泉供电所井冈山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竖起了大拇指。 明前茶,贵如金。随着天气的回暖,“武功一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茶生产旺季,电力保障尤为重要。新泉供电所了解到茶企扩大生产和用电需求后,及时安排人员查勘,合理设计供电方案,将原来的5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到400千伏安,并将50平方的绝缘线更换为120平方的绝缘线,为春茶加工生产提供了十足的电力保障。 “现在是春茶采摘及加工制作的黄金期,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力配合茶企,经常性上门了解他们的一些发展动态和用电需求,超前服务,对配电线路、变压器、炒茶机械等用电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切实消除用电隐患,赋能茶企满负荷生产,助力‘武功一叶’增产增收。”新泉供电所刘荣忠说道。 品得春茶一口鲜,胜过人间四月天。一片“小叶子”成为发家致富的“金叶子”,也承载了芦溪县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一直以来,国网芦溪县供电公司积极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全力保障茶季供电和春茶上市,让茶更香、服务更暖,在助力乡村振兴路上茶叶“飘”香,不负农时不负春。(彭琦 黎龙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