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兰,芦溪镇中学语文教师兼七年级组教学助理。在九年的教学时光里,她始终秉承高度的责任感,教书育人,热爱学生,积极投身工作。 一、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自工作以来,她始终坚信“没有爱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所以她一直用自己温暖的心去关爱每个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小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 古人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进入镇中的三年里,她特别重视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课堂上,发现有同学趴在课桌上,她会走到他跟前,善意的提醒他。发现有同学学习退步了,她会立即找其了解原因,寻找对策。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渴望被他人肯定的需要,每一个班里都会有一些调皮捣蛋、成绩有待于提升的孩子,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她用鼓励和表扬代替责备和批评,用谈心和交流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的信心。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显有成效的。 周老师说:“对学生的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她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比如班里有个男孩,他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孤僻,可就是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发言,周老师发现了他的这个优点,为了帮助他,周老师课上经常提问他一些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找他谈心,鼓励他。渐渐地,他变得活泼开朗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二、注重学习、勤奋钻研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她经常必做的功课!因为热爱阅读,所以,阅读也回报了她。一则则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给她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让她把课堂经营得风生水起。 从教初中教学以来,她既学习业务知识,又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既向同行学习,学习同事处理教材方法、驾驭课堂、研究问题的能力,又向专家学习,读理论著作,领悟专家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她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课堂上她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她注重把深的讲浅、把难的讲易、把易的讲透,把看似平常的问题讲得有意思,富有生命力。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在未来教育教学的旅途中,她将一如既往地探索,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抵达最美好的育人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