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熊运浪主持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暨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专委会第一次会议。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一目标,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副市长颜小龙、刘仁羿、程海腾,萍乡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刘建中出席会议。 熊运浪强调,要认清形势,保持“稳”的定力。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民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抓好落实。全市上下要清醒地认识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保持定力、积极作为,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全力以赴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人民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熊运浪要求,要把握重点,加大“进”的力度。 要狠抓问题整改。要紧盯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责任“四张清单”,全力加速攻坚,坚决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问责不到位不放过,以问题整改的“量变”,推动环境改善的“质变”。要加快有关重点企业的搬迁改造进度,全面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确保整改任务高质量完成。 要强化源头管控。要全面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工业源、扬尘源、焚烧源等重点污染源整治。要全面加速“减排”,对工业企业排放情况进行集中排查整治,严格巡查、处置和整改超排偷排现象。要大力推进“降尘”,对建筑工地、道路施工、露天堆场、渣土运输车辆等污染源进行全面治理,减少尘土对大气的影响。要全面开展“禁烧”“禁燃”“治油烟”,加强无组织焚烧和烟花爆竹燃放的管控,深入排查整治餐饮油烟污染,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钢铁、陶瓷、水泥等传统产业绿色、减量、提质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标本兼治”。 要提升治理能力。全市各级相关部门要延伸精准治污深度,紧盯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和重点因子,强化监测分析,加强污染天气会商研判,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确保对症开方、靶向发力。要拓宽科学治污广度,深入开展空气质量问题分析,研究环境问题的内在成因、外在源头和时空演变等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要强化科技治污尤其是有关设施设备的经费保障,依托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智慧平台,利用“人防+物防+技防”的大气环境治理模式,实现全境污染物监测、溯源、处置“三同步”,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要加大依法治污力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熊运浪要求,要凝聚合力,巩固“好”的态势。 要加强协同联动。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找原因、定措施、下指令、督落实、报情况、抓问责”的闭环管理机制,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指令要求,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生态环境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强化和工信、城管、住建、交通、公安等多部门的交叉联动,建立完善协同管理工作机制。要紧密结合大气污染的特殊性,强化跨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积极探索省际城市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机制,着力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 要加强督查考核。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以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工作成效突出地区的激励力度。市环委办要综合运用督查检查、通报曝光、约谈提醒及问责追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压力传导机制,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大气污染防治的每项工作都能切实执行并显现成效。 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用好宣传渠道和资源,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维护公众知情权,推动全市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共识和共为。 熊运浪强调: 清明将至,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提前谋划,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祀新风尚,降低森林火灾风险,减少大气污染,让清明节更加平安、文明、绿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