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清明将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认识,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老关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团聚清明时”活动。
汤思文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传统民俗。在古代清明节吃青团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象征着新希望、新生命,还有一种“感恩”的意味,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现在清明节吃青团意寓纪念先人、团圆之意。
“春天,要吃绿哦!”清明节前后,大地穿上了新衣,艾草嫩嫩的新叶柔软细嫩,是制作食物的好材料。孩子们一起探究自然,采摘艾叶,用最简单的食物,做最美味的食物。
青叶采摘回来啦!孩子们开心地将青叶进行清洗、捣碎,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青汁就完成啦!
艾香怡人,青团飘香,孩子们把青汁放入揉好的糯米团里,糯米团一下子就变色啦!最后糯米团搓一搓,压压扁,放上馅,再搓圆。在孩子们的巧手下,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青团就完成啦!来欣赏我们的劳动成果吧。
蒸好的青团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孩子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品尝着春天里的美好味道,露出幸福的笑脸。
本次活动以学做青团的劳动实践为支点,即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了制作传统手工美食的乐趣,也让学生们品尝到了劳动的果实,收获综合育人的成效。 通过本次清明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对清明习俗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享受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