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彬 “我们村上的主干道路面破损严重,外来的车辆都不愿走这边,直接影响该道路沿线村组的产业项目实施和群众生活改善,已成为当前阻碍沿线村组发展的重要问题,希望能帮助解决。”“好的,您提出的事情我们已经记录下来,将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人大代表们一边听取、解答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一边拿笔认真地记录下来,这是日前发生在芦溪县源南乡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的一幕。近年来,源南乡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设,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代表工作途径,致力于打通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拓展联络平台,实现载体“全覆盖” 按照上级人大常委会“五有”要求,源南乡投入30余万元建立了乡机关、大平村片区、章家陂村片区3个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将全乡56名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纳入,深化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由村干部代表担任联络站站长,精心挑选群众口碑好、综合素质强的同志担任联络员,配合代表做好接待选民工作。该乡人大还邀请乡党政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代表们进行深入交流,提升代表与选民的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联络工作站职责、驻站代表信息、代表接待联系选民、代表活动、代表学习、建议督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全部挂牌上墙,实现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载体的“全覆盖”。 坚持线上线下,促进交流“零距离” “现在提意见建议很方便,我要为乡人大的这项工作点赞!”源南乡石北村村民张小勇指着手机上的人大代表选民微信联系群说道。为让选民更快速、有效地反映问题,该乡人大鼓励每一位人大代表建立自己选区的微信群,通过选民随手拍,将情况准确及时反映给人大代表。来自石塘村的村民易炳文展示他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乡人大主席张明富的选民微信群内的聊天记录:“你看,我把石塘村千亩脐橙种植的情况拍下来,放到群里,张主席就立即回复了‘收到’。”除此之外,该乡人大每月定期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组织驻站代表面对面与选民交流,答复选民诉求。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为群众构建起全天候与代表沟通联系的渠道,促进代表与选民联系规范化、便捷化。 固定接待机制,确保“建管用”实效 源南乡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建成以来,该乡人大扎实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组织驻站代表面对面与选民交流,答复选民诉求,通过提前张贴公告、发送微信公众号推文等方式,让选民群众广泛知晓。现已开展代表接访活动3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100余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0余件,受理并推动解决各类问题18个,代表接待选民实现常态化。在接待中,代表们对能现场答复的立即答复;对不能现场处理的个性问题,如父母赡养、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代表们会详细了解情况,记录在册,第一时间转交乡司法所处理。 4月9日,石北村村民李惠英和黄瑞萍在焚烧树叶和杉树皮时,不慎引起大火,将邻居钟仕香家的旧房木料以及一颗百年大树烧毁,事情发生后,钟仕香要求李惠英和黄瑞萍赔偿。选民接待日当天,乡人大副主席李利接待了来访的3人,通过疏导和劝慰平复了双方激动的情绪,李利详细记录了选民诉求,转交乡司法所处理。两天后,纠纷得到解决,钟仕香逢人便说自己见识了“代表速度”,办事效率太高了。 如今,源南乡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围绕人大工作要点和民生问题难点,帮助人大代表深入一线听民意、访民情、聚民智、解民困,真正打通了代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架起了代表和选民的“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