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区委书记、区长杨博一行到萍乡军分区和73871部队、区人武部、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处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8月1日 湘东区召开 “八一”建军节座谈会。区领导朱光玉、文亚萍、李德福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了湘东区老复员军人、军转干部、转业士官、残疾退役军人、对越自卫反击战退役人员、60岁农村籍退役老兵、炮击金门退役人员、135团退役人员、烈属、现役军人家属、退伍军人的创业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华诞。朱光玉向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并通过他们向全体优抚对象致以节日祝贺和亲切的慰问,感谢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为湘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创建谐社区奉献的力量,并希望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革命本色,主动做一个新时代正能量的传播者、引导者。 文亚萍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和军烈属及现役军人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与衷心的感谢。希望全区退役军人继续保持部队的好作风好纪律好传统,永葆革命军人的本色,在改革和发展稳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继续关心、支持和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湘东区实施“五大战略”,建设“赣西新门户”,让湘东人民过得更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退役军人代表先后发言,与大家共忆军旅岁月,畅谈退役后的生活,并向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大家纷纷表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退役后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军人的作风继续发扬光大。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无数军人曾把青春热血洒在军营; 脱下这身军装, 他们扎根在新的战线上, 用军人的品格和血性 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开创一片新天地! 接下来, 就跟着小湘一起来走近 咱湘东的这群最可爱的人吧 救灾顾不上自救的文利勤 文利勤,54岁,现任峡山口街道办事处滨河社区主任。同时,他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位上过战场,参加过自卫还击战的退役军人。 ▲晾晒泡水书籍 7月8日傍晚,洪水开始入侵滨河社区滨河花园小区,小区数百辆小车和业主面临洪水围困。作为一名上过战场的老兵,在这种紧要关头,文利勤与社区书记王坚,紧急召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党小组长、普通党员、社区志愿者和小区物管人员,立即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一边敲锣呼喊车主将车辆驶离小区,一边安排社区救援人员上门上户转移群众。因为行动高效迅速,为救援争取到了最佳时机,停放在小区的数百辆小车陆续驶离避险,住在一层的居民纷纷转移……而他自己的车却被洪水淹没。 转移受困群众到安全地带,调配人员搬运物品,给有需求的居民送去饮用水、方便面、面包等急需生活用品……文利勤一直不停地在抗洪一线忙碌着,经过大家的紧急救援和持续奋战,转移被困群众数十人,抢救物资三万余元。 ▲受灾严重的自家餐厅 当天晚上八时左右,抗洪救灾仍在进行,文利勤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爸,餐厅全被淹了!你快回来看看吧!” “不要急!你先回家去,我马上过来看一下!”匆匆挂断了电话,在安排好现场救援工作之后,他急忙抽身赶到自家餐厅,虽然仅仅只是五分钟的路程,而这却是洪灾来临之后文利勤第一次回来查看。映入眼前的是一片汪洋,一楼厨房的食物,仓库的烟酒,包厢的桌椅……无一幸免,全部被洪水浸淹了。全家人的心血一下化为乌有,文利勤心痛不已。但自家损失已经无法挽回,而小区还有不少居民正在被洪水围困,急需救援和转移。文利勤顾不得想太多,又返身回到救援现场,继续投入抗洪抢险当中…… 不忘初心的吴鹤雄 吴鹤雄,男,197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现任萍乡市雄仁油料公司董事长,安志湘东分会的副会长。 ▲吴鹤雄荣获2019年第二期“萍乡好人” 1992年12月入伍,在广东服役4年后退伍的吴鹤雄回到湘东镇道田村,先后做过煤炭生意、在安源碳酸钙厂跑过业务、经营过煤焦油、油品生意,于2009年创办雄仁油料公司。企业经历风风雨雨,但他一直坚持每年优先安排前来择业的退伍军人就业。“不管公司效益如何,一定保证来厂工作的退伍军人每年的收益”吴鹤雄说到。多年来,该公司最多时退伍军人占到员工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每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吴鹤雄都会去看望慰问官兵,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已经连续了十几年,此外,他还积极响应全区的双拥工作。 ▲开展“八一”慰问 “党员同志必须带头起模范作用,必须吃苦在前,无论工作的艰辛和困苦,党员同志先上。”2014年他加入安源志愿者协会湘东分会,并担任协会的副会长一职,更是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参加到协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先后参加了爱心送考、国际支教、暖冬行动、情满夕阳等活动。在出力的同时他还无私赞助活动,累计赞助协会公益活动近10 万元。特别可贵的是他以自身的影响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加入公益事业行列。实现自身参与、带动一群、影响一片的良好社会效应! ▲参与志愿活动 吴鹤雄从18岁入伍到35岁创办企业,从一名军人到农民企业家,20多年来,他始终怀有一颗报国强军的赤子之心,不断捐资助力强军事业,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拥军赞歌,他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诠释着退伍军人赤诚的军旅情怀! 退伍不褪色的彭芳瑞 彭芳瑞,麻山镇机关干部,现任麻山镇桐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以永不消褪的激情、老黄牛的韧劲、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将平凡的工作做成不平凡的事业,在基层闪闪发光。 他是一名普通的转业士官,在部队14年的历练使他养成了不畏困难、严格要求的坚毅品格;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互帮互助、勇于奉献的协助观念;他时刻把党和人民军队的教育记在心上。彭芳瑞同志自2005年分配到麻山镇工作以来,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壮举,但工作敬业奉献,工作到位不推诿,领导、同事们交口称赞,大家总会用敬佩语气称他是机关的“老黄牛”。 ▲走访农户,宣传政策 2017年5月,彭芳瑞任桐田村驻村第一书记。他把亲民作为“第一感情”,与贫困户谈心交心,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他用行动履行第一书记的使命和职责,用恒心、决心、热心、耐心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 ▲现场查看灾情 在今年七月的抗洪救灾中,他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哪里险情最重,哪里就有他冲锋在前、挥汗如雨的身影。他与镇村干部分成几个小分队,冒着危险,淌着齐腰深的水查看灾情、帮助转移群众、挨家挨户通知避险、将大米、方便面等生活物资送往群众家中……洪水过后,他又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一名退伍军人的觉悟和英勇精神。 代战友尽孝的陈绍海 晨光熹微,87岁的梁绍兰早早坐在屋门口,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路口,忽见熟悉的车辆驶来,笑着迎上前,“今天蛮早呀,我带你去看个好东西。”说着就拉着陈绍海往外走,来到一片玉米地,“这是我特意为你种的,看,长的多好,摘一些回去吃。” 梁绍兰是一位英雄的母亲,儿子沈相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陈绍海和沈相才是萍乡原工兵一团的战友。自沈相才为国捐躯后,陈绍海始终把梁绍兰当做自己的母亲,替烈士战友为母亲尽孝。四年以来他始终坚持每个月都去杨岐山里看望梁妈妈;梁妈妈也己养成了一个习惯,常常会坐在门前守望着那一条公路,每当有陈绍海的身影出现在梁妈妈的视线中时,她那湿润的眼中总会闪动着激动的泪水,她早已将他视为自己的儿子。 听到梁绍兰想去安源纪念馆看一看,陈绍海便陪着梁妈妈来到了安源。一幅幅苦难的矿工雕塑、一张张革命先烈的照片……回想起想为国捐躯的儿子,梁妈妈久久没有说一句话。她总是不停地向陈绍海表示感谢,谢谢他做的一切。 陈绍海出生在白竺乡沙坪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过兵打过仗,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创业办起了私营企业。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和艰辛打拼,富起来的陈绍海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为了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陈绍海全家人商定成立“陈氏精英人才教育基金会”,并主动来到学校谈了捐资助学的想法,与龙台学校签定了十年协议,每年为学校捐款五万元,用于奖励年度优秀的教师和学生,被乡亲们称为“农民慈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