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来自简村的李敏凭着精湛的“宣纸刺绣”技艺,成功闯关入围,作为上栗县唯一的参赛选手,在歌华有线杯·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润达国际杯·华东赛区萍乡市分赛区暨萍乡市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决赛中(萍乡市委宣传部主办),一举夺得第五名,荣获三等奖。 成绩来之不易,光荣的背后总是充满艰辛和汗水……… 身残志坚 刻苦求学 李敏出生于1990年,现为宣纸刺绣创作员、江西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栗县肢体残疾人协会副秘书长、金山镇简村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兼农家书屋管理员。刚满2岁时,她不幸罹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残疾,自小便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了不少困难和艰辛,同时也更加磨练了她的意志和毅力,那就是靠自己努力养活自己,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凭着对绘画艺术的爱好,在县残联的衔接帮助下,2007年3月,李敏来到南昌中华宣纸刺绣研究所,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项目(宣纸刺绣)惟一传承人顾玉纯,专门学习宣纸刺绣。宣纸刺绣,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刺绣手法,将中华千余年来的宣纸书画艺术和刺绣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优秀宣纸刺绣作品,不仅是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装饰品,而且还是极富收藏价值的文化艺术品!她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凭着自己的绘画基础,不断创新艺术,仅以一针一线绣出了一件件惟妙惟俏的山水、花鸟、人物等优秀作品。她精湛的美术设计、艺术创作和工艺手法,博得了宣绣艺术界同仁的一致赞可。 施技助人 传承弘扬 2010年,李敏回到家乡后,在县残联的关心支持下,着手创办了“李敏宣纸刺绣工作室”,很快便招收了一批学员,当中即有肢体残障人士、也有正常人。她从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绣针工艺,对每个学员都是手把手一针一线的耐心辅导,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倾囊相授。同时,在作品的销售上,她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忙。顾玉纯老师给以肯定地回答:凡是李敏绣庄的作品,他包订包销。 目前,李敏免费培养了八位残疾人学会宣纸刺绣,她说:“自己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也希望尽我的绵薄之力培养更多绣工,将宣绣艺术传承下去,借助这一传统技艺,也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2012年她评为了上栗县“残疾人自强模范”,2014年加入了上栗县肢残人协会,担任了简村残疾人专职委员。 热心公益 感恩奋进 2017年,当她得知协会要去拜访龚全珍“老阿姨”时,她特意精心创作亲手精绣一幅“敬爱的老阿姨,我们的好导师”的宣绣作品送给老阿姨,老阿姨接着这幅画仔细观摩,树起了大拇指为她点赞,满怀高兴地说:“这不是一幅简单的画,这是一件工艺极强的文化艺术品” 2016年,表现不凡的李敏加入中国共产党。2017下半年被简村村委会聘请为文员。由于她的工作室陈旧潮湿,宣纸作品容易腐蚀霉烂,村委会把她的宣纸刺绣工作室搬至村部办公大楼,以助她艺术和工作两不误。李敏虽然行动不便,在自身可能的条件下勤兼多职,任劳任怨,她按照上级规定要求,把残疾人工作做到井井有条。她计划壮大工作室,成立“敏·宣绣庄”,面向全县,分期分批培训残友、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学员100名以上,采取学成后分散在各自家中刺绣,绣好作品统一从“敏·宣绣庄”发送给顾老师销售的方式,为他们自立自强、早日脱贫提供机会。“活着,就要做一个感恩国家、服务社会的人”,这是李敏的信仰。宣纸刺绣虽然没有给她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她却收获了最有意义的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李敏以她自己的亲身体会,证明了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她以一个肢残人坚定执着的信念,用“针”绣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让奋斗谱写了“多彩”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