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市妇保 查看内容

原来让孩子哭闹不止的除了生病,还有......

2024-4-29 13:4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护士,护士,小孩一直在哭闹,是不是小孩打针的地方鼓包啦?”“鼓包”在医学专业术语中称为药物外渗。01何为药物外渗?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为药物外渗。02什么情况下会发 ...

“护士,护士,小孩一直在哭闹,是不是小孩打针的地方鼓包啦?”

“鼓包”在医学专业术语中称为药物外渗。


01何为药物外渗?


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漏出到血管以外组织,称为药物外渗。


02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小儿药物外渗呢?


1.药物因素:类似高渗性药物、血管刺激性药物等,容易引起静脉炎,导致静脉壁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药液外渗。

2.血管因素:儿童的血管较细,血管壁较薄,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导致药液外渗。此外,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升高也会增加药液外渗的风险。

3.操作因素: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穿刺部位选择不当、针头固定不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药液外渗。

4.儿童因素:儿童不合作、好动、哭闹等因素也会增加药液外渗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3如何察觉是否药物外渗?


局部皮肤颜色苍白或红晕,继之肿胀。头皮外渗局部肿胀,容易及早发现。四肢静脉外渗呈弥散性肿胀,因此要对比两侧左右肢粗细,弹性和色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4药物外渗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输液外渗,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停止输液,防止更多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扩大肿胀范围。

2.取下针头:确认外渗后,应立即取下输液针头,避免进一步液体外渗。

3.采取相应措施消肿:可以通过抬高肿胀部位,加速液体回流;如有必要,可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湿热敷等方法来缓解肿胀和疼痛;还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等药物进行外涂消肿。

4.密切观察:处理完输液外渗后,禁止揉搓局部皮肤,继续观察肿胀部位,包括肿胀程度、疼痛程度、皮肤颜色变化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5药物外渗是否可以预防?


当然可以。

1.输液时,我们尽量选择穿着宽松的衣物,避免压迫输液的部位,以免影响静脉回流,造成外渗;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肢体活动或沐浴更衣。

2.避免牵拉输液导管,在日常活动的同时保护好导管,不碰水,不用力。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