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老关镇 查看内容

老关镇: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2024-5-10 15:0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老关镇一角(受访单位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徐文报道:在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村集体经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类企业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民宿和农家乐在红色文旅的滋养下迅速崛起;新农人 ...
老关镇一角(受访单位 供图)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徐文报道:在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村集体经济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类企业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民宿和农家乐在红色文旅的滋养下迅速崛起;新农人则如归巢之燕纷纷返乡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各村纷纷探索适合自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化零为整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村集体经济入股安源包装每年收入不少于30万元;檀梓村经济合作社一年利润有25万;瓜果蔬菜基地每年也有7万左右的利润……”4月,与湘东区人大代表、湘东区老关镇檀梓村党委书记朱树生聊起村集体经济时,他现场掰起指头算起了账,“还有承接各种公益项目和其他收入加起来村集体经济去年全年进账破百万元!”

  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的背后,是檀梓村在多方尝试和不断优化中寻求最佳方案的努力。

“包装小镇”檀梓村(徐文 摄)

  “原本我们村包装企业是家庭作坊式、小而分散,尽管村里绝大部分人都是以包装产业为生,但是没有形成很好的品牌合力。”为此,近年来,檀梓村与萍乡安源包装有限公司“村企联姻”,先后投入210万元入股企业。同时,积极做强包装特色包装产业,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做优企业服务,初步形成了集包装材料、设计、印刷、加工生产、电商销售为一体的包装产业链。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朱树生告诉记者,做强优势产业是一方面,合理利用其他资源,不仅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可观的收入,还能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檀梓村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乡村振兴企业,檀梓村经济合作社承接修路、水利、学校建设等工程类项目。

  “我们的增收渠道变多了,村集体经济变富了,村子也就越来越好了。”村民朱和平高兴地说。

  旧燕归巢 做优服务吸引人才返乡

  在檀梓村杰啸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一座温室房极为显眼,温室房内有4层架子,架子上整齐排列着绿油油的彩叶万年青花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旁边的育苗室内,专业人员身穿实验服,佩戴口罩,手持镊子和培养瓶,神情专注地开展工作。

汤思杰正在观测彩叶万年青花苗(徐文 摄)

  “他们正在为幼苗进行移植,将它们从原有的培养瓶中取出,放入新的培养瓶中。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因为一点失误都可能导致植物幼苗的生长受阻。”该公司负责人汤思杰告诉记者,这批彩叶万年青花苗将被运往广州进行销售,其在市场上的价格预计每株20元至30元之间,一年总收益预计为600万元左右。

  汤思杰在大学就读园林专业,毕业后便从事金线莲等中草药养护、栽培、育苗等工作。2023年,这位“95后”青年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到家乡创业。他满脸自豪地说:“我生在檀梓村,长在檀梓村,一直以来村里就很欢迎村民返乡创业,相关政策全面、服务到位,所以能有机会回到家乡创业,我感到很荣幸。”

  不仅是汤思杰,檀梓村优质的企业服务吸引了张明辉、朱平泉、张均长等一批优秀企业家们返乡创业,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家乡的繁荣与发展。

  移花接木 红色资源赋能农旅融合

  “一桌收入350元,今天接待了3桌,刨去成本今天光是午餐接待就净收入450元!”午后,将前来用餐的游客送走后,民宿老板何启生与妻子正在高兴地对账。

三角池村一角(受访单位 供图)

  三角池村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近年来,三角池以红色文旅、区委党校为依托发展村内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开民宿、做农家乐,现已发展民宿20家,成立农业合作社2家。

  民宿数量的增长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老关镇人大代表、三角池村党支部书记何海军告诉记者:“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后,村‘两委’对参与的民宿进行编号,并设置专人负责民宿的考核,并公平公正地将接待任务下发下去,费用是月结,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就积极地投入家乡建设中来了。”

  穿好红色“外衣”的同时,不断强化红色“内芯”,有了红色旅游业的加持,村里的黑豆、茄子、土鸡等农副产品成为抢手货,在家门口就能卖得好价钱,村民的收入大大增加,农旅融合路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角池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了。

  引进企业、做好服务、用活资源……目前,老关镇形成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11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5万元,其中,超过50万元的村2个,超过100万元的村1个。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