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
马利,女,1984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2002年7月毕业于萍乡卫校护理专业,2002年9月在赤山镇中心卫生院参加工作,从事护理岗位。目前已工作21年余,现有职称主管护师。获得荣誉:2006年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荣获县优秀护士的称号、2015年荣获优秀护士长、2018年荣获优秀职能科主任、2018年荣获上栗县卫健委红色诵读三等奖、2022年荣获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23年荣获上栗县“最美医护人员”。 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在临床工作的二十多年,为自己从事护理专业技术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磨练出一手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功,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原则和无菌技术原则。在护士长管理岗位上,她始终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室管理和业务工作中。儿科刚成立时,面对流感季节突然陡增的大量患儿,科室仅有6个护士,当时她还是孕早期,孕吐严重,但她克服一切困难,从早忙到晚,即使身体亮起“红灯”,也不曾有过懈怠,还时刻紧绷医疗安全这根统,时刻警醒护士们三查八对,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 苦练本领,开拓创新。以前的儿科病人都是扎头皮针,一天两针,扎得儿童哇哇哭,扎得家属心尖疼。她就想着也要学大医院开展留置针技术,这样可以保留3天,可以极大减少患儿的痛苦。于是她立即汇报护理部主任,征得同意后,她又主动请教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的同仁,一有空就拿止血带用留置针练习,之后就慢慢应用于临床,穿刺技术不断精进,也得到了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调入内科后,因床位有限,新建的房子还未开放,她一上来就面临投入使用阶段,她率先带领科室姐妹们全面开展工作,打破之前床位不够导致床位不固定的僵局,要求每个病人一定要固定床位,从源头上减少了医疗安全隐患。 优质护理,患者至上。2013年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从一个模糊“概念”到慢慢实践摸索到了优质护理的真正内容,优质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全方位全链条责任制护理。她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带领科室护士改变工作模式、改善服务态度,带头尊称患者,拉进与患者距离。精进护理技能,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护理业务查房、护理会诊,为下级护士授课,在科室经常开展护理理论知识讲课,技能操作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优质护理以内科为试点成功,之后逐渐全面铺开至各个科室。 主动请缨,冲锋在前。近年来到护理部从事护理管理者岗位,兢兢业业、勤奋努力,在护理部主任的带领下,认真钻研管理工作,督促各科室护理工作不断完善,遇到旺季患者较多时,科室忙不过来,她会尽己所能提供帮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造访,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医院承担了武汉返乡人员的健康监测,她积极参与到战疫中,对分管的两个村的武汉返乡人员下乡入户开展健康监测。2022年11月,萍乡市湘东区突遭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她主动请缨加入支援湘东核酸采样工作,在支援期间,指导村干部按照院感要求处理医疗废物、环境消杀,培训穿脱防护服和戴口罩等专业知识,有效增强了村干部及居民的防护意识。她不惧风险、迎难而上,与村干部紧密合作,每天早上3点起床上门入户为村民采集核酸,坚持将近1个月,休息3天后又加入了上栗县核酸采样工作,圆满完成了核酸采样任务,期间共采集核酸人次5000余人次。 热心公益,服务人民。入党以来,在党建的引领下,一直参与党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参加了党员一对一爱心帮扶困难群众7年,参与了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志愿助学活动7年,为他们送去了社会温暖,助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添砖加瓦。本人还自愿加入了社会的爱心志愿组织,带领志愿者们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不下于10次。本人自2016年以来组织全院献血活动8年,共献血5万余毫升,为很多生命注入了希望,也温暖着每位家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她的入党初心,她始终秉承这一信念,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前行,自觉严守职业道德,勇于探索。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她已飞过!”作为一名老护士,她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她愿意做一个没有翅膀的白衣天使,把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撒向每一位病人,让真诚做伴,用心用爱、用全部的真诚和善良为每一个生命注入永远的光芒和希望。她就是我们赤山“最美医护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