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二医院 查看内容

优势技术|神奇的灸疗新技术——热敏灸,“灸”治必通

2024-5-20 15:3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通过悬灸找到热敏腧穴,施以特定手法,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 ...

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通过悬灸找到热敏腧穴,施以特定手法,激发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感觉等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达到腧穴的个体化消敏灸量,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



《黄帝明堂灸经》言:“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矣”,《医宗金鉴》云:“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均强调灸法要取得疗效的核心是得气,而不是简单的热疗、火烤、烟熏。《黄帝内经》云:“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医学入门》记载艾灸治疗“骨髓风寒暑湿,五劳七伤尽皆拔除”,说明对于寒邪侵袭脏腑而引起的病症,病入骨髓或五劳七伤的大病,都可灸到病除。热敏灸技术不同于传统悬灸,通过采用艾灸“热敏点”的方法激发经络感传,促进经气运行,达到开通经络的治疗目的,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热敏灸过程中会产生的六种灸感



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着某一方向传导,甚至直达病所。





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非热感: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压、麻、胀、重、痛、冷等非热觉。



适用热敏灸的病症

1. 脊柱关节肌肉痛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 过敏性病症(变应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哮喘)。

3. 瘫症(偏瘫、面瘫、脊髓瘫)。

4. 功能性胃肠病症(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肠病)。

5. 前列腺病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6. 宫寒性病症(原发性痛经、卵泡发育不良、卵巢早衰)。

7. 皮肤病痒症(湿疹、神经性皮炎)。

8. 小儿病症(咳嗽、斜颈)。

9. 肿瘤化放疗、手术后正气虚证及亚健康调理。

热敏灸需要注意什么?

1. 为了保证治疗安全有效,施灸前应详细了解操作过程,打消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

2. 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病情,采取舒适的并能充分暴露施灸部位的体位。

3. 施灸剂量根据病情不同,个体不同而各不相同。

4. 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5. 艾灸局部出现水疱,水疱较小时,宜保护水疱,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疱过大,需及时处理,一般数日可痊愈。

6. 注意保暖,避风寒,隔4-6小时后再洗澡。

禁忌症

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血液病、大量吐(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

科室介绍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现有医护人员19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硕士2人。在医院的关心支持下,近年来科室发展迅速,引进了一批先进康复医疗设备。采用现代康复医学与中医传统方法相结合,已全面开展脑卒中、脑外伤、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范围涵盖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病、各种慢性疼痛、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等疾病及骨折术后康复等。其中,“间歇性口胃管法治疗吞咽障碍”、“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昏迷促醒”等多项先进技术是科室特色康复项目。凭借良好的技术,已帮助多例严重复杂伤病患者消除障碍、恢复健康。每年康复出院率和患者满意度均居全市前列,已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重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恢复工作。目前,科室已成为“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联盟单位”、“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针刀联盟单位”。未来,康复医学科在医院临床治疗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

治疗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下午2:00---5:00(需提前预约)

科室地址: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内科住院部5楼)

预约电话:0799—678977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