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骨科手术,很多人第一印象往往是难以忍受的疼痛,以及术后较长的卧床康复期。从2023年开始,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针对关节置换患者,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快速康复方案,帮助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第1天就能实现下地行走。积极践行“加速”康复理念,体现着医护工作的人性化关怀,不仅赢得众多患者认可与信赖,也标志着市二医院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取得新突破。 80岁高龄患者术后第3天 易先生(化名)为双膝骨性关节炎苦恼已长达10余年,曾尝试过贴膏药、物理治疗等方法但症状均未能得到有效缓解。为了进一步治疗,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易先生于去年12月份,经人介绍来到市二医院骨关节外科就诊,并行左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疗效显著,恢复良好。今年的3月,易先生再次选择入院,希望可以对右膝关节进行治疗。 经过系统检查后,骨关节外科专家团队方冰主任、王奇主任考虑患者主要为内侧间室,患者疼痛症状亦在内侧,可以行内侧单髁置换术。这个手术方式相对于患者的伤害更小,患者的术后康复也更好。骨关节外科团队联合麻醉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其进行了“右侧内侧单髁置换术”。手术当日,易先生便扶着助行器在病区走廊内尝试着术后第一次行走,膝关节屈伸达到正常活动范围,“没想到今天早上刚做完手术,下午就能下床走路了。”易先生兴奋地跟护士分享术后的喜悦,家属也对手术效果竖起了大拇指。 近几年,市二医院骨关节外科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做了近百例,技术成熟。该术式属于保膝手术之一,既能解决患者关节炎的痛苦,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加速”康复模式深入病区,日臻完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关节疾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患者就医时出现畏惧手术创伤、出血、疼痛等问题,不敢选择关节置换治疗,平时只能靠一些口服药物、针灸等缓解症状,这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如何获取良好而又快速的康复,一直是骨科人关注的重点。 医、护、康三位一体化治疗模式成熟 从2022年开始,市二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方冰便将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ERAS理念及实践推广项目带到科室。王奇主任着手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于每周一下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护士长荣琴则带领护理团队拍摄了膝关节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多个宣教视频。在全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加速”康复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既遵循了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也真真切切地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经过长期反复实践,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的手术、护理、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日益成熟。通过术前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及多项加速康复的措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阈值,并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从而以一个安全、舒适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在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秉持全程微创理念,彻底止血,为患者提供快速恢复的前期基础,而在麻醉药物代谢消除后,骨关节外科护理团队即刻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助力患者在康复之路上建立信心。 骨关节外科主任王奇表示:科室将继续积极推进多学科协作,深化手术内涵,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高效率、全过程的闭环式医疗管理,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专家介绍 方冰,主任医师,骨科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研究型医院骨科专业委员会关节学组委员、江西省创伤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小儿外科委员会常委。曾先后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上海长征医院骨科进修学习。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30年,主要研究方向关节、创伤、脊柱。 坐诊时间:每周一下午 坐诊地点:门诊大楼220室 王奇,主任医师,关节创伤外科主任,江西省保健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萍乡市运动医学会委员。曾在在湘雅医院骨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关节外科。从事临床骨科20余年,主攻髋、膝、肩、肘、踝、腕关节的治疗,包括关节镜及关节置换。 坐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坐诊地点:门诊大楼220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