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困重、胸闷气短、喝口水都长胖,这种身体机能的表现中医将其称为痰湿质 。
一、成因
先天遗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缺少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防病重点 痰和湿都是黏糊糊的东西,所以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出汗多,而且汗是黏黏糊糊的。如果痰浊到了嘴里,就会感觉口黏腻或者回甜。一旦伤风感冒,肺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就会痰多、胸闷,痰湿会出现肥胖、困倦、脂肪堆积过多、大便不成形、小便浑浊等常见表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总的来讲,痰湿体质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备孕女性容易出现卵泡发育障碍,排卵障碍、输卵管输送障碍等导致不易受孕。
三、调护原则 健脾利湿,化痰泻浊。
调理脾胃是根本,痰湿的形成和脾的关系最为密切,脾虚是导致痰湿的元凶,要想摆脱痰湿,关键是健脾化湿,可适当吃健脾的药膳帮助脾脏运化,但切记饮食不要过量,不要吃太多生冷的东西,也不要忧思过度,因为“忧”伤脾。
四、中医护理措施 1生活起居护理 1.居住环境宜整洁安静,空气流通、干燥,光线充足,房间避免阴暗潮湿。 2.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以舒展阳气,通达气机,衣着应透气清爽,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天气湿冷时尽量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受寒淋雨或者高温湿热环境。 2饮食指导
适宜食品:宜选用除湿化痰之物,如玉米、薏苡仁、赤小豆、扁豆、冬瓜。 常用的食疗方推荐: 
(点击查看大图) 适宜水果:宜选用祛痰利湿之物,如枇杷、莲雾、柚子、橘子、橙子等。 饮食禁忌:忌食肥肉、油炸等油腻和肥甘厚味等化热助痰之物。 3情致调理
1.痰湿质常感胸闷不快,可用手握空拳轻轻捶打膻中穴,宣泄闷气;或用忆乐忘忧法保持心情愉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情绪低落时可用调气法、开郁法等调节不良情绪。
3.胸闷不快时宜选择激扬、高亢、豪迈音乐以调动情绪,振奋精神,调畅气机。 4体育锻炼
可选择强度较大的运动项目,适宜运动项目有跑步、登山、骑自行车、打球、做瑜伽等,促使汗液排出,以化湿泻浊,畅达气机。
五、中医特色疗法 1艾灸疗法
以艾条或艾盒温和灸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丰隆等穴,每天1次,每次20分钟,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达到利水除湿化痰的目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穴位按摩
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丰隆等穴,或者拍打双下肢脾经胃经(小腿内侧大腿前部),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3温灸罐疗法
拔罐原则为通利三焦、健脾利湿、化痰泻浊。走罐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定罐及温灸背腧穴。 4中医五音疗法
痰湿体质多听宫音,宫音属土,可调节脾胃的升降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可选《月光奏鸣曲》《秋溯月夜》《鸟投林》《闲居吟》等宫调式音乐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