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残疾人健身服务水平,推动广大残疾人共享公共体育服务,近年来,宣风镇积极推动残疾人健康事业,打造珠亭村自强健身示范点。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打造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不断改善和保障残疾人民生,努力让残疾人获得更多幸福感,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提升站位,设施设备运行有着落 宣风镇珠亭村位于芦溪县东部,全村面积7.2平方公里,党员72人,全村现有持证残疾人52人,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村、全省第六届文明村、全省优美村庄等荣誉称号。珠亭村在全镇率先成立村残疾人协会,积极开展残协规范化建设,做到有组织机构、有职责分工、有残疾人档案、有协标志牌、有残疾人阅览室,并纳入党群服务中心,打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目前,自强健身示范点有室内活动面积80平方米,室外活动面积200余平方米,安装了残疾人使用的文体活动器材和康复健身专用器材,有单杠、动感单车、双杠、脚蹬拉力器等16种康复器材,并设计配套无障碍设施,配备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残疾人融入社会、出门健身的需求。 规范管理,服务质量水平有保障 加强规范化管理,是提升示范点服务水平的关键。宣风镇在加强示范点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为示范点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体育健身指导员,根据参与锻炼的残疾人自身条件,为其挑选适合使用的器材,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项活动,对残疾人开展培训、学习,让残疾人安全、快乐、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残障人士贺爱萍说:“健身器已经弄好了,每天都可以在那里锻炼一下。”村民欧阳昌盛说:“镇里和村里为我们残疾人建了一个室内活动康复活动室,今天我们亲身感受体验了,确实对我们残疾人有极大的帮助,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支持。” 主动作为,文体娱乐活动有温度 开展残疾人健身活动,由党员志愿者不定期组织不同类别残疾人进行踢毽、跳绳、象棋等娱乐性较强的趣味运动,让残疾人在比赛中寻找乐趣,增强他们参加比赛的信心。开展文化进村活动,为残疾人开展以励志电影进村街、文化读物进家庭、盲人听心影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文艺活动,使残疾人不出家门就可以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带动残疾人融入主流,共享社会发展文明成果。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举办“残疾人文化素养大讲堂”“健康知识讲座”为残疾人康复锻炼提供科学依据,镇村还邀请相关医生来授课、义诊,并指导残疾人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 如今,珠亭村进一步完善现有“幸福食堂”养老服务设施,加强队伍建设,由党员带头,周边志愿者积极参与,扩大服务人群范围,将辖区非老年人中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幸福食堂”服务范围,适当提供助残配餐服务,让更多重度残疾人搭上养老服务“便车”、吃上“暖心饭”。示范点坚持为残疾人日常康复健身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服务,为残疾人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活动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健身锻炼、偏瘫复健、娱乐活动、才艺展示和手工制作等活动,不但为本村残疾人提供康复健身服务,还能辐射周边村的残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