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59岁刘阿姨(化名)感觉头晕数月来院检查,超声检查左侧颈内动脉时,隐约看到后壁附着极低回声斑块(图A),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缺损(图B),证实了斑块的存在,并且有50%以上狭窄(图C),这是一个易损斑块,及时发现,及时就医,避免了病情进展。 在我国,40岁以上有40%会检出颈动脉斑块,而6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90%,那么颈动脉斑块到底是什么?哪些人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做什么检查可以发现颈动脉斑块?是不是有颈动脉斑块就离中风不远了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关于颈动脉斑块的知识。 问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答 颈动脉斑块就是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斑块的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易损斑块,这类斑块不稳定,容易破裂,破裂后形成血栓,容易脱落导致急性脑梗。超声一般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纤维帽破裂则呈溃疡斑块等。第二种为稳定斑块,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超声一般呈高回声或强回声,纤维帽完整。如果是稳定斑块,又未引起明显狭窄,不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一般没有什么症状,但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定期随访。 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狭窄或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此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对于脑卒中的防治非常重要,尤其是不稳定斑块。 问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 答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血症以及肥胖、吸烟、饮酒这些都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还有中老年肥胖患者、中年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吸烟、饮酒、熬夜、缺乏锻炼者),就需要进行颈动脉筛查了。 问 什么检查能发现颈动脉斑块呢? 答 颈部血管超声、颈部CTA、颈部MRA、脑血管造影(DSA)都是可以检查颈部血管的,其中颈动脉超声是筛查的首选检查手段,有着经济、快捷、无创、准确的优势。常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可评估斑块位置、大小、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易损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估提供定性或定量的客观指标。 问 发现颈动脉斑块怎么治疗? 答 出现颈动脉斑块,根据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斑块的治疗一般分为药物、介入和手术治疗三种方式。 对于颈动脉狭窄不超过50%的患者,一般来说如果是稳定斑块,又没什么危险因素,可以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定期复查颈动脉超声及血生化,如果没有变化或进展,可以暂不用药。如果有不稳定斑块且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危险因素,则建议药物治疗,主要以降胆固醇及抗血小板治疗。 当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超过50%,不足70%时,还可以维持基本血供,一般药物治疗即可;当颈动脉狭窄≥70%,不少患者会出现头晕、一过性的脑缺血缺氧,除了药物治疗外,可能还需要行支架植入等,特别是有症状或者发生过脑梗时,外科做内膜剥脱术。 问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呢? 答 1.控制高血压病。 2.降血脂治疗。研究表明,降血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3.控制血糖。饮食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性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限糖,戒烟戒酒,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科室介绍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是集医疗、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功能科室。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6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7名、执业医师1名,其中硕士1人。医护队伍成熟、专业素养高、经验丰富。目前科室配置多台高档超声诊断仪,开展了腹部(肝胆胰脾、双肾、肾上腺、腹腔等)、产科(早孕、中孕、晚孕的常规检查及四维产前筛查)、妇科、浅表器官(乳腺、甲状腺、睾丸等)、心脏(心脏结构、心脏血流、心脏各瓣膜、室壁运动、左心功能、心包腔、心脏肿瘤等)、腹部大血管、肾血管、外周血管(颈部血管、四肢血管等)、经颅血管、腔内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肝脏纤维化测定、超声造影、超声介入等项目。 科室技术优势: 一、超声造影:超声造影克服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无法显示微小血管及病变内的血液灌注状态的不足,明显提高检测病灶的敏感性及定性诊断的准确性,对判断肿瘤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可达90%以上。 二、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指在超声引导下细针或粗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采集组织以明确病理性质,或对病灶进行囊液抽吸、药物注入、肿块消融等操作以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科室开展了肝、肾、前列腺、甲状腺、乳腺、浅表包块、浅表淋巴结、腔隙积液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术等多种项目。 三、超声弹性成像肝脏纤维化测定:用于评估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指导进一步治疗。也是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四、胎儿系统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进行系统检查,筛查胎儿多种畸形。 专家介绍 刘玉洁 副主任医师、 超声科主任,江西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萍乡市超声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并完成多项市科技局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省级期刊,从事超声医学诊断和教学工作十余年,曾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 擅长:妇科、产科、浅表器官及心血管超声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