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支持下,成功为一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女性患者在前降支、回旋支血管病变处植入支架,患者胸闷症状明显缓解,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 患者杨阿姨(化名)近5年来反复活动后会出现胸闷气促,最近1周有加重趋势且伴有上腹部不适,夜间不能平卧,有扼喉感,夜不能寐的痛苦加上内心强烈的不安感促使杨阿姨来到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完善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V6导联ST压低、倒置,考虑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冠脉三支病变、回旋支次全闭塞,杨阿姨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属于IABP应用的适应征。经管医生在与杨阿姨以及家属积极沟通后,由廖英坚主任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在IABP的支持下,成功在病人前降支、回旋支血管植入支架4枚。患者血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术后,杨阿姨携IABP返回CCU病房。心血内科医护团队严密观察患者状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IBAP的参数,通过精准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和精细的容量控制,在熟练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和精细的专科护理下,杨阿姨心功能逐步好转,20个小时后杨阿姨顺利脱机拔管,目前已出院。 什么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廖英坚主任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 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球囊导管置于降主动脉内,外接控制装置,随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进行充气和放气,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它是借助机械辅助装置,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增加心排量、维持血压为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衰、高危复杂冠脉病变等患者保驾护航。IABP 同时能提高主动脉舒张压,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量来改善心肌氧供。是挽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设计思路是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心脏收缩期气囊排气,这样通过减少主动脉舒张末期容量及左心室后负荷,从而减少心脏做功和心肌耗氧量,降低左心室收缩期的室壁张力,最终可达到增加心排血量10%~40%的效果。 在与死神的争夺战中,IABP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它不仅为急性心梗并发心源性休克创造了治疗条件,赢得了救治时间,也能为高危心脏病人心导管术前、术中支持,更为后续心脏功能的恢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目前该技术已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多次亮相,并在CCU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屡立功勋,为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后续IABP的开展提供了规范的操作流程及宝贵的技术经验。也标志着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治疗水平和急危重症病人救治能力再次跨越式提升。随着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心衰中心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日后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为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贡献力量。 专家介绍 廖英坚 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江西省医学会内科学会青年委员,江西介入心脏病学会冠脉介入组委员。先后在上海长征医院心血管内科、厦门大学心血管病医院、江西省心血管医院进修。 擅长:心血管内科疾病及危重症诊治及抢救,具有冠脉介入诊治资质,擅长开展冠脉介入及急诊冠脉介入诊治。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坐诊地点:门诊大楼205诊室 平兆幸 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江西省介入心脏病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萍乡市医学会第三届心血管分会委员,萍乡市中医药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多次在上级医院进修学习,2018年取得冠脉介入资质。 擅长:能常规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熟练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诊治。 周敏 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江西省医学会首届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心脏瓣膜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萍乡市中医药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先后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培训进修,并取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和器械植入资质。 擅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频发房早和房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和永久起搏器置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