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组长,这个月我的养老金还没到账,是不是要重新认证一下?” “我儿子今年被县上劳务输转安排外出务工,听说有交通补贴,我来问一下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在江西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三山村七大组,当村民们遇到不懂或难以解决的“琐事”,都会来找大组长胡文兵寻求帮助。“我们大组长就是大家的‘主心骨’,我们有什么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他,平时家里要修理水电他也是随叫随到。”村民朱辉说。 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三山村坚持源头治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信访矛盾。以深入推进“115”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契机,从健全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手段、深化五项制度,提高治理效能入手,充分发挥村干部、大组长、社会治理综合体及农村党员的“五大员”作用,派出所民警挂职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确保基层情况“耳聪目明”,上级政策一贯到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三山村是一个合并村,现有人口3340人,因群众基础好,提前布局规划,2023年11月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一个“轴心”一张“大网”的建设,将原有33个村民小组、4个党小组、6个网格整合成7个大组,并选举产生了7个大组长。该村实行网格驿站“大组长”负责制,构建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会长、网格长、志愿服务队队长“五长合一”的组织架构,切实发挥“大组长”在基层治理中的实效,让他们真正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排查员”、百姓“服务员”,改变了过去大事小事都由村干部亲自抓亲自做,干部谋划发展精力消耗在日常事务中的问题。自从有了大组长,村民们也感觉找到了主心骨。以前村民们的医疗社保、户籍落户、农村宅基地审批都要到村委去,现在由大组长实地勘察、做好登记、再提交给村里,更高效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在茅坪,一位村民骑着三轮车从刚刚修好的一座新桥驶过,他兴奋地介绍,以前这座桥没修的时候,不要说过车了,人都很难通过,每次去田里干活,都要绕行一段很远的路,现在不仅不用绕行还能骑车过去了,桥下的沟渠和附近的路也都修好了,禾苗得到了灌溉。“附近的路灯也修好了,我们晚上出来散步都更明亮了。这都是我们大组长刘超律带着我们干的。”另一个村民骄傲地说。一组大组长刘超律自筹资金数万元,带着村民把破损的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我们所有工程的款项收支和质量都是在村廉洁监督小组的监督验收下完成的。”刘超律介绍。该村选举村里有威望的知名人士成立廉洁监督小组,对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程资金使用、产业发展等重大决策进行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村级腐败。 同时,三山村利用网格党小组驿站、树下议事角、屋场贴心会等,组织开展各类议事活动,实现村级事物管理、决策、治理、监督全闭环运行,打造全村人共同的幸福家园,群众对该村政务服务的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升。(梁敏 廖雅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