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群众所盼所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麻山镇人大积极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不断拓展新时代人大发展新路径,着力推进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三化”建设,真正架起听民意、聚民智、惠民生的“连心桥”,推动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形态。 夯基础,拓平台,建好代表履职“主阵地” 代表联络站是完善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麻山镇人大按照有阵地、有制度、有活动、有记录、有档案、有效果“六有”标准,扎实推 进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统一更新活动计划、代表信息、代表风采等上墙内容;站内功能设施齐全,配有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文件柜等办公设备;不断丰富完善功能和内涵,通过健全完善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履职评议、代表学习培训等制度,运用代表网上联络站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同频互动模式,及时将代表联系群众、视察调研、走访座谈等履职信息及时发布在数字人大平台,进一步推动人大代表亮身份、亮信息、亮职责、亮计划,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让群众随时可以找得到代表,说得上话、办得了事。 创特色,强优势,打造民呼我应“金名片” 为充分利用代表联络站激活人大工作“一池春水”,积极探索基层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形式,进一步激发代表履职活力。麻山镇人大探索实施“五个一”工作思路,涵盖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民生实事项目的票决、人大代表对基层站所的评议,以及在闭会期间开展的一系列活动,麻山镇人大通过“五个一”工作思路达到“五个好目标”。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加大“数字人大”平台建设,利用网上联络站社情民意板块,群众可以通过扫码随时向代表反映诉求,提出建议,代表可以通过网上联络站实时接单处理,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服务,切实做到了服务“不打烊”、接待“不断档”、诉求“不搁置”。“有问题找代表”已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一种重要方式,实现代表联系群众更加便捷化、进站活动更加智能化、履职管理更加数字化。 察民情,解民忧,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大门敞开,群众常来。在麻山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每周一、周四代表们都会在站内倾听着群众们的“烦心事”。 “以前这里的路凹凸不平的,一到下雨天就会溅起水来,路口也未安装路灯,群众夜晚出行非常不便。这些问题我们在联络站向人大代表反映后,很快就安装了新路灯,路也修平整了,现在出行越来越方便和舒心。” “之前这里水都是不清亮,房屋很破败,路面也不好,大一点的东西都送不进来,糟心得很,现在房子创新粉刷漂亮多了,卫生干净,路面平整,还加装了围栏,建设了凉亭和活动区域。我们去联络站提的建议只有一小块,没想到会得到这么大的支持,现在我们这里好住得很嘞。”每每看到附近的景色,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一个个问题的圆满解决让老百姓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联络站更是成为群众“直抒胸臆”的地方,不知不觉间,新变化悄然发生。 如今,在麻山镇人大的努力下,联络站已经成为了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为人大代表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平台,更为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麻山镇人大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联络站的功能和服务,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好事,让“连心桥”更加坚固、更加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