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湘东镇 查看内容

【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湘东镇黄堂村:振兴路上党旗红

2024-6-18 10:1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广大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筑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浓厚氛围,“湘东组工”开设【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专栏, ...

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广大村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筑牢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在全区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浓厚氛围,“湘东组工”开设【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专栏,展示我区2023年度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的典型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

黄堂村地处湘东镇东部,全村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1200户、5260人,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党员115人。近年来,黄堂村建强战斗堡垒、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旅产业、创新治理模式,蹚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治理优的乡村振兴嬗变路,全村产业特色有前景、集体经济有家底、百姓致富有底气,获评江西省水生态文明自主创建村、萍乡市城乡环境先进村,多次获评全区优秀、进步村(社区)“两委”班子。

黄堂村全景图

党建引领强队伍,筑牢振兴“桥头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黄堂村党委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近年来,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因人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普通党员集中学、年老体弱党员送学、流动党员结对学等举措,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实施头雁领航、归雁聚智、群雁奋飞“三雁”工程,村“两委”班子争当群众贴心人,依托屋场贴心会,收集村民意见建议40余条,完成道路维修、加装路灯、水渠修葺、山塘改造等13项民生实事,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与点赞;抢抓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返乡契机,开展流动党员“双带三落实”活动,引导乡贤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累计收到强发鞋厂、汇丰农场等反馈致富信息17条、就业信息31条,拉动5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紧盯农村创文创卫、安全生产、禁“三烧”、防溺水等重点工作,设置党员示范岗,引导亮身份、比贡献,全村60余位党员“无职”变“有职”,“无为”变“有为”,党旗在农村一线高高飘扬,党徽在胸前熠熠生辉。

黄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党建引领兴产业,点燃振兴“加速器”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黄堂村党委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将特色产业发展当作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破解之举。村党委立足黄堂农业大村这一客观实际,以打造湘东一流生态旅游观光村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农旅产业。通过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黄堂生鲜超市,化零为整代销全村农副产品,年成交额突破百万,有效破解了过去村民农产品自产自销、价格低廉、相互竞价等困难问题。此外,引进“世纪红”桔子园,采取合作社包销模式稳步拓宽销售市场;创新推出“一米菜园”,鼓励市民以年租认领土地自种,专供有机蔬菜;围绕生态旅游观光村的目标定位,打造“乡村旅游—夜宵经济—杂基鱼塘—溶洞研学”产业链,近年来,黄堂累计吸引农旅研学、家庭亲子游等旅客2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插上腾飞翅膀,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8.6万元。去年以来,总投资4亿元的华能光伏发电项目落地湘东,根据施工设计方案,项目架设的13座铁塔基座需横穿黄堂7个村民小组,村“两委”班子积极协调相关事宜,通过查村史、访老人,迅速理清村民小组界际划分;仅用7天时间迅速完成项目建设涉及的1幢农房征收工作,服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华能光伏发电项目黄堂片区预计可在6月底前安装调试、并网发电,拟带动集体增收近20万元。

黄堂村“一米菜园”

黄堂村杂基鱼塘

党建引领优治理,共铸振兴“同心圆”

基层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党的领导,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过去农村党小组长受分工影响,不接管具体村务,工作开展没有抓手,“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现象屡有发生。近年来,黄堂村党委围绕这一困局,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先行先试、大胆革新。以“组”为基本单元,在厘清村组建置沿革、人口分布、资产债务等信息的基础上,以“地域相连、居住相邻、户数相近”为原则,推行农村党小组、村民小组、网格重新整合、同步设置。将黄堂村原12个党小组、13个村民小组、13个网格优化调整为现9个大组,由党小组长依法依规兼任村民小组长、网格长、村民理事会会长、志愿服务队长,产生9名“大组长”,实现组上“一肩挑”,通过重构体系、赋权扩权,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在“大组长”制度下,全村党务与村务更加相融,水电站重租重建、集体经济发展等有关事宜更能凝聚共识、达成统一,有效破解过去人员冗杂,沟通交流信息不畅、推诿扯皮、开会议而不决等现象。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善治格局,除了集众智、汇众力,更要听民心、顺民意。黄堂村党委打造“红色议事亭”,建立村民议事、村组民约、定岗联户、志愿服务、定期评比等“五项”制度,让村民“当家做主”,共同参与商事议事。去年,村民讨论约定婚事新办、白事简办“五个不超、五个禁止”,涌现出移风易俗“低彩礼”黄润明、李明珠夫妇等典型事迹,文明新风浸润黄堂,荣登江西卫视等主流媒体。

黄堂村综合体队员走访入户

党建引领增福祉,催开振兴“幸福花”

促进乡村振兴,最终落脚点要放在增进民生福祉之上。黄堂村党委始终坚持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关心、期盼的民生实事。过去黄堂村基础设施滞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为优化人居环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千方百计跑项目、争资金,先后投入600万元完成8公里村组道路新建改造,投入500万元高质量、高标准打造石岩湾全省水生态文明示范村,完成黄堂小学、黄堂幼儿园新建和提升改造工程。紧盯村民生产生活需求,打造黄堂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就业之家、居家养老中心等功能阵地。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绘就了黄堂幸福底色。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魂所系。黄堂村党委深挖本村红色历史、红色旧址资源,通过修缮红军烈士墓碑、组织清明祭英烈祭祀、邀请老党员讲党课等方式,积极向村民讲述辛亥革命烈士黄钟杰、平江起义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发生在黄堂大地上的红色故事,让红色血脉在黄堂赓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文艺汇、运动会等文体活动,组织理论宣讲、科技科普、环境整治、治安巡防等志愿服务,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如今的黄堂村,村民打牌赌博的少了、跳舞看书的多了,邻里纠纷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多了,全村上下大事有人想、难事有人帮、好事有人干,民风团结,乡风淳朴,幸福之花在黄堂悄然绽放。

黄堂村道路改造

奋进新时代,筑梦黄堂村。如今的黄堂村欢歌笑语,一幅“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治理优、乡风淳”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在黄堂上下徐徐展开。下一步,黄堂村将继续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奋力谱写黄堂乡村振兴新的篇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