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河洲小学于2024年6月11日开展了以“守护心灵阳光,助力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什么是心理健康 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优化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阶段教育不容忽视的责任。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及其表现 1.狭隘 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2.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来发泄内心的嫉妒。 3.敏感 即神经过敏,多疑,常常把别人无意中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作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为此而喜怒无常,情绪变化很大。 4.失落 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失败感。 5.自卑 对自己缺乏信心,以为在各方面都不如别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总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等,这种自卑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情绪。 6.叛逆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大人的监护。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可细化为: ①遗传因素。如神经系统的强弱、灵活性与耐受力和适应能力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②发育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身体特征,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会明显影响到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情绪,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引导不当,很容易走向偏激; ③疾病或身体健康状况。身心是交互作用的,疾病或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一些较严重的慢性疾病、伤残等都会给人的内心造成负面的影响,使人产生心理阴影,对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损害。 2.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其心理健康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家庭与学校教育会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现实中很多正面与负面生活事件,对人的精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此外具体的职业特点、经济收入、社会文化因素等都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和人格特征。情感变化既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又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一个人若长期处在消极情感之中,会产生更严重的身心问题。此外,人格发展上的缺陷也会使人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如:过于拘谨、或者过于追求完美化、意志懦弱、偏执、多疑等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常见心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如夏令营、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兴趣爱好,逐步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的良好心理品质,满足自己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也有利于形成并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学习一些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如: (1) 学会放松。可以通过想、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 与人谈心。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同学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师等。 (3) 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可以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 善于求助。寻找支持,寻求帮助是每个人所应具有的积极态度,面对压力、困惑,要寻找心理支持,以获得良好的帮助和指导。求得帮助的过程,也就是一个自助的过程,我们所获得的不仅是这一次的办法,而是自己的更多体会。 心理健康小知识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设计明确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制诱惑,生活在现实中。 5.学会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保持正面的心态 尝试看待每件事情的积极方面,而不是消极方面。 2.多做运动 通过锻炼来促进身心健康。此外,锻炼还有助于提高自信心。 3.与他人建立社交关系 与他人交往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学习保持冥想 冥想可以帮助您减轻压力,并促进心理平衡。 5.坚持一定的作息时间 维护固定的作息时间,对于维护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初期,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家校共育的路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