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体系中最基层的治理单元,湘东区在党纪学习教育中聚焦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将小微权力清单从村级细化到组级,对责任主体、操作流程、公示公开、追责办法作出明确规定,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曝晒”,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学查并举守底线。选取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下埠镇作为试点,紧扣组级的“三资”体量较大,工程项目、资金流动较多等监管难的问题,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的“六大纪律”、对照身边的违纪典型案例,深入查找组级事务违纪风险点19个,列出操作过程中易忽视的廉政风险提示,引导村党员干部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厘清边界划红线。结合前期排查的风险点,将组级资金使用运行等事项纳入清单,完善细化为9大类17项权力事项,同步完善《村级项目联审联批表》《工程合同书》《采购合同》模板,并组织各业务办公室相关人员对清单和流程进行详细解读,清晰划出村级事务“可为”范畴和“不可为”边界,帮助村干部知道手里的权“怎么用”,老百姓明白自己的事“怎么办”,真正做到“小清单”管好“微权力”。 以督促改筑防线。下埠镇把小微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作为促进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实行村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小程序、村民代表会议、“三务公开栏”等平台对各类民生实事进行实时公开,并受理群众投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让群众对村务心中有数,增强参与感。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通过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开信息181条,处理在线投诉4条,在线累计浏览量10万以上。 随着党纪学习教育不断深入,湘东区全面推广下埠镇经验,指导各乡镇逐步完善组级事务运行监管体制机制,用制度给小微权力涂上“防腐剂”,促进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