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源红邻里之家丹江街江矿社区服务站,有一个充满温馨与热闹的地方——安馨幸福食堂,这里不仅是社区居民解决温饱的场所,更是传递温暖与关爱的港湾。温馨热闹的食堂里,有这么一群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三年时光里,他们用爱心与奉献,让安馨食堂绽放别样光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无私奉献精神! 幸福食堂“大勺”刘国森 走进江矿社区安馨幸福食堂,一阵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只见安馨幸福食堂志愿队队长刘国森正在为银龄生日会准备寿面,他熟练地系上围裙,将青菜一叶一叶地清洗干净,把肉切成均匀的细丝,将青菜与肉丝整齐码放在餐盘中,等待后续烹饪。他选用最优质的面条和新鲜的食材,先将水烧开,然后轻轻放入面条,用筷子小心地搅拌,防止面条粘连,煮面的时间把控得恰到好处,面条出锅时爽滑劲道。接着,他精心调制低盐少油的汤汁,将鲜嫩的肉丝和青菜放入锅中炒熟,加入适量的高汤,煮出浓郁鲜美的汤头。最后,把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浇上热气腾腾的汤头,加入营养美味的水煮蛋,再撒上一把葱花,一碗寓意长寿安康的寿面便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因为做了喉部手术,国森叔叔用笔在本子上写道:“做志愿者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幸福食堂“规划者”彭清荣 中午时分,食堂迎来了用餐高峰,志愿者们迅速投身于服务工作中。彭清荣化身“食堂规划者”,她将餐卡规整分类、确保发放无误,手持数据表格,精准记录每位居民的用餐需求和用餐情况;随后她变身为“饭桌上的心理医生”,微笑着引导居民们有序排队,耐心介绍今日提供的美味菜品,她亲切的话语如春风般温暖着用餐居民的心田,她穿梭于餐桌之间,与独自用餐的长者聊得火热,送上关怀与关心,排除长者的孤独感;最后她还变成“外卖员”为行动不便的群体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她提前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餐食装进保温盒中,熟练地规划送餐路线,确保每一份热乎午餐能够及时、准确地送到居民手中。 幸福食堂“清洁师”邓惠鑫 用餐结束,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勤劳的身影,邓惠鑫正仔细地擦拭餐桌,每一角落、污渍、灰尘都难逃他的手心,他手持清洁工具,让餐桌焕然一新,接下来,他用扫帚清扫地面杂物、垃圾,再用拖把反复拖洗,确保地面干净整洁、无水渍,餐厅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厨房也是打扫的重点区域,炉灶、水槽、橱柜上油腻的污渍在邓惠鑫的努力下逐渐消失,厨具被擦拭的锃亮,换气扇也得到了精心维护,最后,邓惠鑫把摆放杂乱的餐具重新归位并进行清洗消毒。闲暇时间,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默默无闻地将邻里之家活动区域打扫得一尘不染。 幸福食堂“手艺人”谭金梅 在宽敞明亮的面点坊中,一位技艺娴熟的志愿者正站在操作台前,准备施展魔法。台上摆放着洁白如雪的面粉,只见谭金梅挽起衣袖,先将适量的水缓缓倒入面粉中,然后用双手开始搅拌,那双手仿佛带着节奏感,有力而又轻柔,渐渐地,面粉和水融合成了一个光滑、柔软的面团。接着,她将面团揪成小丸子,拿起擀面杖把小丸子擀成薄薄的面皮,然后用小勺舀起精心调制的肉馅,放在面皮中央,灵巧地将面皮边缘捏合起来,手指如同在跳舞,一褶一褶的花边就这么在面皮边缘绽放开来,每一个褶子都均匀精致,可爱饱满的饺子新鲜出炉。最后,谭金梅将包好的饺子小心翼翼地放入蒸笼中,不一会儿,厨房里便弥漫着香气,那是温暖、幸福的味道。 除了日常的志愿服务,志愿者们还时刻关注着居民的反馈,他们积极收集意见,相互协作、配合默契,共同改进菜品与服务质量,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食堂的菜品越来越丰富,服务也越来越周到,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安馨幸福食堂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地方,社区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怀与邻里之间的情谊。相信在他们的带动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共同为建设美好社区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