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源区后埠街便民服务中心,只见“小萍帮办”工作人员正在帮群众办理相关事宜并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场面和谐融洽。 近年来,后埠街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全力推动便民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激发为民服务“新动能”,打造政务服务“新标杆”。 立足“小窗口” 便民服务有“速度” “一进大厅,就有‘小萍帮办’人员问我要办什么业务,给我讲解办理就业创业证的程序及所需材料,一会儿就帮我办好了,真是太感谢了。”城北社区居民刘先生对帮办代办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是后埠街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服务大厅共设置了就业创业、医保、社会救助、卫健、退役军人服务等“一站式”综窗服务,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只跑一次路”。大厅还开辟温馨服务多功能区域,配置母婴室、等候区等,营造更加舒适、温馨的政务服务环境,让群众办事更舒心、更暖心。 为提升窗口效能和服务水平,中心严格规范窗口服务行为,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AB岗服务工作制等要求规范。针对空巢老人、残障人士和其他困难群体,开展上门办、帮代办等惠民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拓展便民渠道,切实提升便民惠民的质感与政务服务的温度。截至目前,中心受理各类咨询、办理事项1461件,办结率达100%。 “家门口”就业 便民服务有“力度” “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工作。”近日,后埠街“就业之家”举办的专场招聘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求职者络绎不绝,与用人单位积极沟通交流,仔细阅读企业介绍,详细询问用工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送岗到“家门口”,就业服务“零距离”。后埠街实现“5+2就业之家”全覆盖,辖区13个社区、2个村均设立了就业窗口,做实“信息采集、政策宣传、就业援助、求职登记、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服务项目;同时持续搭建求职招聘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线上线下齐发力,促进人岗精准对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共组织专场招聘活动5场,提供岗位3000余个;在“江西就业之家”平台累计发布求职信息1050条,线上接待求职者654人;开展面点师、电商、母婴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5场,参与人数300余人次。 医保“零距离” 便民服务有“温度” “以前办理医保业务要跑区里好几个部门,现在办理非常方便,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就能办好。”70多岁的城北社区居民袁先生连连夸赞。 该街依托区“136”医疗保障服务模式,将22项医保服务事项下沉至各村(社区),使医疗费用零星报销、医疗救助待遇支付等原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的高频服务事项,提速到了10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完成办结。辖区13个社区、2个村均设立了医保窗口,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医保业务和提交医保报销材料,实现了群众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的转变,体现出的不仅是服务方式的转变,更是服务温度的提升。(谢清) |